26 September 2009

胡思亂想法律和專業

雖然手頭上的工作很多,但沒有一點想動手的念頭。燥動不安,靜不下來寫那篇750字的essay 說出笛卡兒的方法跟Dupin 的方法。更不用說星期一前要讀好的Lacan。

這大概源於第一次。沒有寫過Complit (全名為comparative literature) essay. 煞是緊張。之前都有聽說過一些complit的同學說會被Law 的同學屈機。其實我想正好相反。無論在形式上,內容上,我們所學到的都跟complit 不同。而且各個學科都是自己一種語言。你不太能讀懂法律條文的同時,我都是不停翻字典讀complit reading。再說不見到法律系學生聰明到或有能力到在complit 中明白一切。可能我們的社會地位,大學裡我們的收生準則比較高,不過這正是一種social construct。

今年對法律界,甚至是法律系統都有比較深的反思。雖然律師是通常予人專業的感覺,但好多時候律師並非都是「專業」的。「專業」只是其他人給予的,而事實上任何一種行野都可以成為專業。而律師所能幫助到的人又有多少,我們的法律系統能夠解決多少問題,這些都應該從新思考。

最後只是想說其實律師幹的又是否如某有名大律師說的捍衛法治,甚至為大陸帶來改變呢。我對此存疑。無疑,他是有道理的,不過這幾乎是一個理想。我最初入法律系都只是想捍衛公義。不過那時我連什麼是公義都沒有清楚。到最近不停的碰到這個問題。我不嘗試找出一個完整的答案,但我信經過思考都有助達致公義。首先,也是最後,公義也不完全關乎錢,所以我相信個人層面的財富分配。personal 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25 September 2009

Reverse Graffiti



當我一看到facebook上關於這種藝術的時候,腦海閃過很多東西。都是因為上了comparative literature (下稱complit) 的緣故。

1. 塗鴉藝術的不容許是因為它的反抗的本質。你不容許,我就偏要畫。你覺得破壞了整潔的感覺,我就是認為是美化城市。是兩種思想的對抗。更重要的是平民對政府,次文化對主流文化的二分法。也是挑戰權力的表現。

2. 那麼reverse graffiti 就是對以上的看法又再反抗。塗鴉是加法,逆向塗鴉就是減法。洗掉的也是一種反抗。而站在權利集團的一方就不能用舊的二分法去批評另一方-那只是洗街而已。罪名一下子沒有,同時又動搖了有權力一方。

3. 這是新的推倒權力方法,也是對過去推倒權力的方法的一次反思。這個是令我震撼的緣故。從現代城市中所能找到的媒體,滿是塵的地下牆壁,是現代的一種符號。而在這符號上擦掉部份是對現代的一種反抗。也可以詮釋為一種關於環保的行動。

4.


這是香港的做法,但最奇怪的是回應的手法。從前塗鴉的回應就是油掉它。現在港府的逆向塗鴉都是油掉它,不過是用石屎,像是說要永久的消滅逆向塗鴉。想到這裡我就覺得很好笑,連塗鴉的方法都變了,為何對抗塗鴉的方法都是遮掉? 為何不是完全的洗乾淨整條街?

24 September 2009

愛情路上如何才不會變成港女與遇上港男- 雜想(二)

林奕華今日繼續W 所說的empirical questions。 其實我都同意,他的內容是對時下的一種形象的描述,解構,拆開一些我們所不明白的東西。

今日又再說起溝通,外加語言上的力量。Love Story 跟聯興行事件。特別深印象是迷失(lost)這個主題。在男女關係中不知自己的位置就會lost。 所以失去/過多自信的如何導致問題。Love Story 的女角總是明白自己的位置,以及應該/能夠扮演什麼角色。而聯興行的女人就對自己的言語過度自信,自信到要放上網,以為能到認同。

另外就是why love/dating的問題。你的對手某程度上反映了自我。是了解自己的一個步驟。這也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我近來亦開始問自己。當然我是逃避主義的人,不懂的就不回答。就像我說過:「我恍忽想到愛情是什麼並不重要, 因為愛情就是如此. 沒有辦法去嘗試理解, 只有愛過才能體會, 而不是明白. 沒有理由, 沒有方程, 沒有嘗試. 」


我此刻想:其實我從來沒有思索過這個問題,或許我是幸福的。因為所有東西會比較簡單。

21 September 2009

其實想這裡人氣好一點,我是應該勤力寫多一些。不過又覺得沒有這麼大的力量驅使我這樣做。今晚就因為這樣,隨手寫一些近況。希望不會太personal。
---

近來都有好些知識上的衝擊,接觸到了一些理論,例如psychoanalysis. 又有一些思考。例如用Lee Edelman的理論去解釋<算死草>是否一個over-interpretation. 在解釋時,有什麼的準則和方法?其實這又回到解釋的目的跟意義上?為何我們要解釋一套電影?這又可以放回去音樂上作個探討。

我所知道關於解釋的不多,聽過Roland Barthes。所以想一讀他的Image-music-text。奈何有興趣,沒有動力(聽起來好吊詭)不過其實都是懶,不想讀太多英文。
---

另外又想到投稿去學生的法律期刊那裡。不過又是reading. 所以都是懶的問題。又不過今年一定不行(每個學年頭收稿),所以有一整年時間去寫,都是有希望的。

---
近來又想到工作, 職業跟專業的問題。我又想:為什麼好像沒有工作適合我?為何我所喜歡做的事情(例如寫blog.)不能是工作(我指別人給我錢)?什麼因素才能使一種工種成為專業(對於法律專業,我已有一些看法,主要是從壟斷上著手)

---
很亂的一篇。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一點思考。也為自己的思路留一個紀錄。

19 September 2009

<七百年後>

一直想寫<七百年後>。其實都算寫過兩次,都是關於歌詞方面。其實<七百年後>這歌的詞並不算特別出色,只是碰巧有感想就寫了。反而我覺得有一方面做得很好,那就是編曲。


我想讀到這文都有聽流行曲的經驗,相信不是貼市的歌迷,都能唱出一些旋律。在這些經驗中,我不知道是什麼驅使你去聽流行曲,不知道你會欣賞什麼方面。歌詞應該是其中一樣頗重要的東西,因為聽歌/唱歌其中一個功用就是抒發情感,所以借歌詞表達自己的情況,借歌說心事。當然又有些人不會聽歌時嚼歌詞,旋律行先。這也是K歌一些條件:容易入耳,容易上口,容易唱。


除了詞曲外,編其實也是可以欣賞的。旋律跟編曲都屬音樂方面。而旋律由於要符合市場需要就當然夠容易入耳。所以會有「好聽」的感覺。但人往往就忽略了編 曲-即從旋律到整首歌的音樂編排。而編曲又可再細分,本文集中講層次。



七百年後的可貴就是除了旋律(即人聲)跟敲擊(drum set)外,中間其他聲部,或其他樂器都很清楚,有性格。換句話說是有層次- 弦樂,鋼琴,結他(plug 同unplugged),敲擊和人聲(和音部份) 全都有一個角色。一般的流行曲都會做好人聲部分,敲擊基本上不會缺少。但中間的聲部好多時候會很模糊,或者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值得留意的。但在七百年後你可以每次聽一種樂器,然後都覺得可聽-我會說這是有point of interest。 留意一下弦樂(極可能是電子合成),其實寫得很漂亮,就咁聽都有些價值。係第二段中的節奏規律幫助完成推動。又聽聽橋段(bridge section),即第二段副歌之後,有一段電結他。(我承認這不特別,甚至很標準,但做得不錯)進入時有向上升的音階,幫手推向最後一段。最後一次副歌前的弦樂是幫手推向最高點。雖然Eason 在隨後一次副歌中用真音唱「老地方 抱著一起安睡」, 更具爆炸力, 更具力量, 但如果沒有背後的音樂,整個情緒是推不上去的。(順帶一提,Eason 頭兩段的跟最後的唱法大有不同,也是這首歌的層次感的重要元素。可比較三次副歌。)





若想對比<七百年後>可參考張敬軒的<雪花抄>。其實兩首歌的情感都頗相近,但可惜<雪花抄>的編曲就沒有成功推向高潮。


另一首我覺得很過癮的是周杰倫的<夜的第七章>弦樂團,大提琴,小提琴,鋼片琴,鋼琴,很重的R&B 跟鋼琴的配答。嘻哈的部份跟副歌的部份交替,基本上一層層貼上去,段落與段落間只是最明顯部份的交替。後半部分是一個成功的推進*(2:02 後, 2:52後)


並沒有想要用古典音樂的方法去解構流行曲,但我想在聲部上的豐富可以是一種欣賞。也不是說一定要用很複雜的編曲才是好歌。我只是想提供多一種角度去欣賞流行曲。將欣賞多元化,或許不太適合這時代,或許甚至是反時代而行。又或者今日我寫這文就是想保留從前的東西,不想讓一些好東西隨時間慢慢消失。

17 September 2009

愛情路上如何才不會變成港女與遇上港男- 雜想(一)

「《閱讀的女人危險》一書,解讀歷來數十幅以女性與書為主題的名畫。「女性讀書」有何特別?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其名著《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裡分析許多名畫以及當代的商業廣告,它們都有同一個特徵,就是圖像中的女主角獨獨「面向鏡頭」,望向觀畫者。這表示,女性一直被塑造成「被觀看的對象」,她們比男性更為意識到自己的外表之重要。因此歷來一個衣著隨便爛撻的男性仍然可以被認為有其它值得尊重的內涵、可以用外表以外的東西定義自己;而女性的穿戴及外表則對她的「價值」有決定性影響,一個穿著不得體的女人甚至代表她不尊重自己。我喜歡穿著有品味的人,但上述的歷史和判定則無論如何是對女性不公平的。」---鄧小樺<再危險一點>

這跟林奕華今日所說的很相似。所以讀這段已經可以得到林
今日有關所言。

---
原來之前的
<對倒、花樣年華-一小記>一文我錯解了張愛玲的話。

「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
的人, 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 後看見海, 先讀到愛情小說, 後知道愛。」

林奕華今日說我們都是先看到海的postcard才看到
海。原來當中的意思是我們總是被灌輸了一些思想,然後到實行的時候又被灌輸的所影響。

---
從男女拍拖的對話引申出時代的改變,發展到男女之間的角
力張力。林也提醒了我們這種對話/溝通的目的。最意想不到的竟然今日睇trailer, (跟我之前上love psycho 有點不同, 那是睇extracts), 不過之前讀到林奕華看「畫頭」, 倒是感覺到他的貫設. 而今天第一套trailer 就正正是The Proposal.

從各年代經典電影的trailer 中見一些愛情恆久的問題和經典類型(甚至是原型/arc
hetype), 這個方法倒是令人興奮的。

順帶一提:林奕華說香港過去十年已經沒有出現值得男女參
考的愛情電影。

12 September 2009

對倒、花樣年華- 一小記

對倒。

前日碰巧跟朋友C 聊天,他說在大學裡剛認識了一個從前讀林護的同學。然後同日夜晚因為一堂課我去睇戲,同場發現那課同班的一個同學是來自C的中學。

同夜我跟C說了這事,又說: 對倒。順口就說了<花樣年華>

---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
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沒有勇氣接近。
她掉轉身,走了。」

屏幕黑底白字打出這幾行字。

整堂要互動的時間我都保持沈默,連lecturer 坐下來討論時,我也不想說我那爛透的英文。但一看到這幾行,我竟然開口小聲說:「花樣年華。」

屏幕出現「一九六二年香港」

張曼玉跟梁朝偉隨後相繼出現。走進來走出去。

Lecturer 說「燈光泛黃是想型造一種懷舊的感覺,60年代。其實也應了這套戲的名字:"in the mood of love",the mood。」剛巧我昨夜說:花樣年華當中的結構不是最重要,最要緊的是feel.

---
"missed affair" 是lecturer 的總括。所以我能feel 到的成疑。畢竟我沒有這經驗。這時候想起張愛玲的話來:

「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 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 後看見海, 先讀到愛情小說, 後知道愛。」

人生如戲。人生跟戲又是否對倒。

不能讀得懂愛,也總是讀到先於知道,總覺得讀是有點了解作用。不過,倒是信知道的才能真正明白讀到的。畢竟只有在愛中間才能明白。

11 September 2009

三條窄路

一向覺得自己不懂寫兩樣野: 詩跟影評.

所以以下是一點關於<三條窄路>的觀後感, 內容亦以電影內容為主, 手法方面沒有什麼見解.

三條窄路其中一個意思是三個主角面對同一事件, 前警察, 記者, 牧師三種不同的職業背景所交集而成. 連起來的是一單關於內第將來港上市公司(金華)的醜聞- 內地廠房洩漏毒氣引致大量居民中毒. 而香港公司上市公司利港擁有金華15%股權. 碰巧嚴黃律師行的黃律師得知此事, 反過來勒索利港其中一個高層. 最終惹來殺身之禍.

馬牧師一向敢言, 接近真相時沒有退縮. 記者Eva 是有理想的攝影記者, 無意中攝到凶殺案前的一些事. 相反, 其中負責調查的警察細蚊為人現實, 不過最後關頭都與其他人合作, 揭發醜聞.

三位主角的背景行業是全套戲的批評重點. 馬牧師的教會執事叫馬不要這麼高調參與政治. 原因不單是怕惹事, 而是怕得罪大財團弟兄們沒生意. 最後發現該執事同利港高層是相識, 最後也有通風報信. 不用多說, 這就是批評教會靠向大財團. 而這正正與基督教的教義不相符.

記者那一角是要突顯傳媒大佬(高層, 老闆) 其實與財團關係密切. 一來要有廣告, 二來根本就是賣人情. Eva 這前線攝記雖然有心, 但卻要受制於總編的決定. 這個也正正是回歸以來傳媒的其中一個寫照: 自我審查. 一是傳媒老闆可能有大陸/本地生意, 不能政治不正確, 二來就是財團跟傳媒關係密切, 不得不審查一下. Eva 是典型理想主義的代表, 雖然佢都被牧師質問佢為何影到有關案件的相不報警. 其實都是為了自己於雜誌社裡上位.

警察\前警察 是好朋友. 兩人都為查此案出力. 不過前警察6627反而更落力. 警察細蚊的戲好像不太多. 但有一幕特別深刻. 細蚊幫手偷上司電腦裡的資料去揭發金華的毒氣事件後, 立即打電話給股票經紀說沽掉所有利港的股票, 然後更正自己, 說要沽多四手. 這就是從一個不想虧損到從中獲利的心態. 完全是影射某部份香港人. 雖然細蚊正義, 但始終有弱點. 而其上司隱瞞重要資料是一種虛偽.

醜聞最後得以揭開, 但是電影抱的是極負面的結論. 因為它說好快香港人就會唔記得呢件事. 雖然是很負面, 但同時又是香港的寫照. 香港人就是這樣: 唔到要死的那一刻, 誰都不會站出來. 就算要伸張正義的同時, 也可能要顧及自己的利益 (如細蚊沽空一樣) 電影的結尾是以前警員6627 繼續收波纜, 並且沒有收聽馬牧同毓民飾演的汪民漢的節目. 鏡頭最後是從車裡影著紅磡海底隧道. 音樂響的同時, 一刻間的觸動就來了. 整件事好現實, 好香港. 

手法
一. 敘事手法想起奇斯洛夫斯基的<殺戒>. 又是三人交疊的故事. 還有一個hints 位: 中南海牌子的煙交代了性工作者GiGi 的前男友.

二. 到真的完了揭發時, eva 跟馬牧站在門口, 天剛亮, 從而背光一拍, 有深的印象.

三. 有一個吸煙的鏡頭, 想起了<圍城> - 也是煙對煙的取火. 不過這裡沒有挑逗的需要.

---
此戲是按Law and Film 的要求去看. 第一次踏足圓方跟其戲院. 所以寫一個notes 記低. 以下係<三條窄路>的trailer

10 September 2009

it is personal.

之前說過想重拾從前的xanga.

我驚覺我在每一個地方留下的文字都有點分別. 一開始寫這裡是想撇掉比較個人的事情, 少強說愁. 也藉此想擴大一下讀者群. 後來, 慢慢用facebook notes, 發現那裡所吸引的人更多. facebook 這個平台上大家都係「熟人」, 又有like 功能. 感覺上這裡很淡.

xanga 是一個頗私人的地方. 許多時候可以寫一些很私秘的東西, 寫得模糊. 許多隱含意思. 同時候又可以發放出去, 半逼人讀. 好玩的地方在這裡: 既不能坦白, 也不能不寫.

blogger 是很正經的地方. 不過我高估自己的文章吸引力. 或許我還是離不開從前的讀者群. 一但離開了, 單憑文章的內容就很難吸引到其他讀者了.  誰都是作者的時代, 要成功倒真是有些難度.

facebook. 其實一直都想deactivate 然後delete 那個account. 很型. 不過偏偏就是朋友們的閱覽令我捨不得不在facebook 寫. 這個平台上有like 一項, 很簡單的就表示了一種支持. 相比CD-Rom, 這是令人鼓舞的. 因為容易, 也不太需要寫什麼comments.

待續.

08 September 2009

忽然之間想寫返xanga.

都是因為xanga 在我腦中的聯繫. 也是因為blogger這裡從來跟xanga 的內容從來都很不同. 在xanga 寫, 跟在blogger寫的就是不一樣.

我xanga裡獨有的行文.

---
今日放學搭小巴, 又想起堅道多彎一事, 其實般咸道堅道都多彎. 心情有點沉.

---
或許以上都只應出現在我的xanga 裡

06 September 2009

life is just a bit messy.

works. studies. and then preparation for job-seeking. i have no plans and i just live day by day. i guess i am now repaying the "debt" that i owed in the two previous summers.

anyway.

untitled

stolen hours and the stolen harbour.

with night breeze, the last days of summer fade away.

01 September 2009

教育跟機會

呂大樂今日說:「如果你讀完大學,你個社會地位仲低左,你仲會讀?」(中譯)又說:「當年我在Poly教書,有diploma,higher dip,後來又有professional diploma,當時你揸住professional dip已經好夠。但現在相信你們唔認為自己一生人得一個degree。」(中譯)

---
今日延續連日來的題目。我想寫的只是一個關於教育跟社會階級的一個系統,只是探討兩者的關係,當然我很明白這樣做絕不能反映現實,不過也甚有討論價值,所以一試。

首先要有個假設:社會是有階級的。(這個當然可以爭議)

而教育是晉升社會階級的方法。有知識技能後在勞工市場上你更有價值。受過高等教育後,幾乎能夠與中產劃上等號。從前的香港講近80年代之前,大學的砂紙很值錢,因為當真是罕有,現今大部份大學當時還未能頒發學位。所以大學畢業可謂是人中龍鳳。

現今的大學學位比當年多,而且一般人都從會考歷年試題知道上一兩代人與自己比,相去甚遠。現在就算你有一個學位,也不是容易找到份好工。從數量上來說,大學生太多不值錢。現在還有更多副學士。

所以當你父母叫你一定要入大學時,他不是叫你要出人頭地,而是叫你不要給人比下去。教育使人在社會階級(social ladder)晉升已經大不同了。我們學生需要的是更多的「行情」,要洞識時勢,留意社會上供求。懂得選擇名牌,你才能夠投資得當。有些學系已然能夠令人去到中產甚至更高,不過數量已經大不如前了。也就是說讀大學後你所得的升遷機會少了。

從前大學裡流行的四仔主義,在大學三年幾乎沒有聽過。在中學倒是聽過老師提起。時代變遷,我不是反對多了人讀大學,或者有些人好輕易就細細個出左國讀書,我只是想指出現在用教育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的方法已經不同了。呂大樂說:education is a positional goods. 你要比人多比人好。讀名校出國留學甚至早早到國外升學都已經更普遍了。從前的屋村仔女讀大學可能已經是good old days 了,現在是讀上了但也不代表什麼。

無了教育這種門路有什麼問題。想想從前九年免費教育的意義。用一個相對低的價錢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社會階級。靠努力就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年代。但現在呢?可能你需要更多的金錢去達到同一個目的。這樣不就是對較窮的人不公平嗎?教育近乎他們改變自己生活的方法。

當個個叫人讀大學時,請不要誤會。不要誤會讀大學會飛黃騰達。也請不要用從前的標準來衡量現時的大學生。他們可能沒有從前的人刻苦,但他們所面對的也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