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August 2012

九月開學

T 留了言說有興趣讀,以下是他的提議,粗體是我比較有興趣的。
  1. 李普曼《民意》
  2. 博蘭尼《大轉型》
  3. 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
  4. 高夫曼《污名》
  5. 彼得伯格《知識社會學》
  6. 大衛哈維《地理學中的解釋》
  7. 薩依德《東方主義》
  8. 紀登斯《第三條路》
  9. 布赫迪厄《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
  10. 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九月開學,有興趣的不妨一起讀。心動不如行動。(九月成會,這該是最後召集吧?!)

25 August 2012

讀書報告: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Elections in Hong Kong

作者鄺錦鈞提到學者研究香港的選舉政治會以政黨的意識形態、動員能力及個別候選人的受歡迎程度,來解釋選舉上的勝利。鄺在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Elections in Hong Kong 中則提出以Patron-Client 這種關係來了解及分析香港各層選舉。

分析框架

書以先理論後現實例子的形式寫成。按次序還是先講鄺所用到的分析框架。這當然是Patron-Client 這個概念,網絡上有譯作恩庇侍從,現從之。鄺主要是應用Scott 的版本:

(1) 恩庇有一些侍從在生存或生活上需要的東西或服務,因此就該些東西及服務來說,恩庇與侍從是不對等的;(2) 恩庇侍從會有面對面的接觸;(3)擴散式的彈性。不太知道(3) 的意思,不過也不礙事。重要的是 (1),恩庇會以資源上的優勢來換取侍從的支持。

除了恩庇侍從的關係外,另外兩個重要的概念是關係及人情。 關係曾經在學術圈子裡頭興盛過,而且也不是特別陌生的事,簡單來說便是因為友好關係,在某些情況得以通融及得到好處。人情能在「人情債」來體現出來--受了他人的人情總有天要還。

特首選舉

在特首選舉中出現的恩庇侍從關係其實一早浮面。書中提到第一屆大紫荊勳章的12受勳者中全為選舉委員會委員(對比維基資料是10位),當中四個是幫董建華助選的。回歸初期的有些具爭議性的政府合約,亦是董建華私人「醒」的,例如將數碼港連同貝沙灣以單一招標的形式批給選委李嘉誠的兒子李澤佳。

同樣情況亦出現在曾蔭權時期。在曾2005年選舉工程中扮演重要位置的人最後都得到政治任命。許士仁、李國寶、陳德霖及伍潔鏇分別在05 年(頭兩位)、07年及08年獲得政治任命。曾蔭權擴大政治問責制,便是為侍從提供利益。值得留意的是書中提到陳德霖自己的恩庇侍從關係-在擴大了政治問責制中,與陳有密切關係的也分得一杯羹。這些人包括陳維安、莫宜端、梁鳳儀及許曉暉。

以上種種大家可能覺得都是不需說的秘密,但鄺做了一樣頗特別的東西,就是發問卷予2002年的選舉委員會的委員,當中包括一些敏感的問題,其他的則不是敏感。鄺發了700份問卷,收到111份回覆,當中有效的佔107份。

問卷其中一條敏感問題為:董建華先生應該任命曾經提名董德選舉委員會,作諮詢組織的成員甚至是主要官員作為報酬?結果為:非常同意 : 2%;同意 : 4% ;中立:7% ; 不同意 :35 %; 非常不同意 : 52%。正如鄺所說:有百分之7的人在這個極具爭議的問題上選擇中立,共有6%的人同意。

另外還有兩條:選舉委員的身分能幫助你提高你的政治地位,你同意嗎?同意的共 6%;中立的 11%;不同意的共 83%。有選舉委員公開指出董建華應該委任選董的人,在政府擔當職位,你同意嗎?同意的共 7%;中立的 7%;不同意的共 86%。

當然,政治回報只是一種恩庇可以提供予侍從的好處。但是,從以上結果可見渴望得到回報的人的確存在,而且敢於表達出來。

立法會選舉

這裡鄺訪問了四位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李華明、蔡素玉及鄧兆棠(大概全在2004年 ,書中只以及陳的訪問在04年),沒有特別事情想記下,與「地區工作」的感覺也沒有什麼大出入。另外書中也有問卷調查的結果,有多條問題,不贅了。只記一條:選民投你還是投你的政黨:我:87.5%;我的政黨:25%;投我因為提名我的人有名6.3%;好難講:6.3% ;其他:12.5%。「地區工作」--處理投訴、搞旅行、蛇齋餅粽無疑重要,但也需要記得政黨、政黨或個別候選人的意識形態及政綱便不重要。

區議會選舉

正如立法會選舉一樣,「地區工作」十分重要,畢竟選區小。政黨及意識形態當然不重要。但鄺指出一種「蛇齋餅粽」外的手法。互助委員會原來是政治梯階下的最下層。有權力時候便能為街坊做事,得到足夠支持時便往上爬選區議員。鄺在書中提到一個九龍城的現實例子,來詳述互助委員會跟區議會議員的關係,互助委員會提供招貼選舉廣告、活動廣告,區議會議員的又與互助委員會聯合辦旅行等活動。在選舉時,派過的食品、搞過的旅行都成為一種人情債。又由於選區小,人與人關係密切,打好「關係」當然會投你一票。

總結

鄺想在此書證明恩庇侍從關係對香港選舉有很大的影響。其實,上一次區議會選舉中常聽到的關鍵詞「地區工作」便是一例。恩庇侍從關係從港英時代到現在一直存在,而在選民少的選舉的情況更加嚴重。當然,2003年七一後的區議會選舉是一個反例,但至今還是得這一次意識形態有決定性的影響。

鄺提醒若然恩庇侍從關係深化,香港政府將面對管治問題。在不民主的選舉中忽略了大眾的聲音一定如此。因此,這是制度問題。另外,鄺亦警告恩庇侍從關係深化會變成貪污賄賂,尤其是設計鄉村的選舉。

當然,這本書講得東西不是什麼新事物。但一次過認真的看,也會讓人覺得所謂「官商勾結」「蛇齋餅粽」都是「無可避免」,正如書中提到是許多人地方在不同的時間都曾經出現的東西。然後在一個問題上還沒有想通,派餅與透過推行政策上的好是否有不同?所謂賄選的界線在哪裡?

24 August 2012

讀書會

在過去一個月中,有兩位朋友分別跟我說起讀書會一事。咁其實大家想一起讀什麼書呢?一本經典例如《存在與虛無》,讀完一整門大學課,還是一個課題的讀?

暫時在經典會想讀 A Theory of Justice,而課題可能會是 social constructivism。都係個句:有興趣出聲。

18 August 2012

最後還是病了。神奇的是還能夠撐回家。深夜病發,自然沒能睡好,最可怕的是不停的做夢,神智不清,想起一些不太開心的事情。不知是執著,還是在發燒下一切都變得沉重,事情不受控制的重覆。在睡醒時我跟自己說過了就要放下,放下就會好了。而當然有些片段也是會持續浮現。

14 August 2012

一個舊念頭

最近發現自己寫多了「影評」。相反,有關社會的觀察寫少了。無他,因為已經不太留意時事以及時評,所持意見跟一般主流意見一樣。開始認為在這裡寫什麼也好,只要能寫一寫才是最為重要的。

其實多寫「影評」外,我不停想寫一些生活瑣事。但由於自己都覺得太過cliche 最後都是放棄。較為正經的題材就只要算到早前想搞的事項上。

可能受到 Deschooling Society 的影響(其實已經讀完好長一段時間),我認為香港教育太過狹窄,學生需要更多機會去學習及發展各自的興趣。再加上我過去的中學並沒有同學自行組織學會的風氣,我覺得應該協助某些中學生建立他們喜愛的學會。在這裡,我想起《紅花坂上的海》中的拉丁樓。我記得當時睇到該幕是有點感動的--那種自由自主的精神,以及那個一個人的哲學部等等。其實不管是學生,還是已經踏進無間地獄上班的人,都應該有這些團體,至少當大家想找個人討論或交換意見。這就是Deschooling Society 中有設想過的配對機制,就是有個配對機構會負責收集並配對個人的興趣。大家可以與志同道合的人見面討論。

當然,「學會」的概念與完全自由配對機制是兩回事。但學會中會盡量實踐按自己喜好運行學會並且學習。矛盾的是,我嘗試以我喜愛的科目以及方向注入學會,這立即違反了前述類似無政府主義式教育的原則。經過朋友們的提醒,對提案作了些調整,最後最貼近完成品是幫中學生睇通識IES(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的題目及研究方法,途中或會作一些有關社會學的講解 。不過,最後因為懶及種種原因,也就放棄了。

現在發現要辦到純粹作配對其實不難。那只需要一個網上平台就可,現實中可參考 Employme。現實中的讀書會也屬於自由配對的一種,而序言也有做。如果自由配對是一種程序上的東西,在實質上我想做的東西,例如構想過的音樂學會、哲學學會以及社會學學會,在學校外也算是容易實現的。做得好甚至可以回到中學裡招收會員。

06 August 2012

課完了

全職工作了一年,期間考了試,讀了書。今天是網上課程的終結,意外的是老師對我文字功力的評價-有沙石。忽然發現總是由許許多多的小錯誤,總有許多不是中文的中文字。從前是頭腦一熱便匆匆打下來,現在是在自我狀態好一點便隨意寫寫。

也許只是好勝。其實能夠考試、讀書、持續睇戲、打波及看點書已經很不錯。對於在第二年能否花同樣長的時間去幹事情,我是有很大的疑問。

---
報讀這個課程是本身有興趣。最後都讀了一點點理論,雖不能變成內行,不過也算一窺內行是如何操作。能夠以臥底的身份僭越過去一下已經不錯。而文字方面,唯有多讀好中文了。有趣的是老師用「精糙式」來形容我的文字表述,這是否風格,還是我讀了《體育時期》後認為其實廣東話亦是文學,開始不再規範自己寫書面語的後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已經放棄了從前在xanga 想寫好句子的日子。

好多東西都變了,就好像從前打籃球跟現在的打法已經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