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January 2011

思考練習

今晚想起presentation of self。其實也只是聽過些少,而沒有拜讀過Goffman 的大作。所以以下都不是說明或使用Goffman 的理論。我所知道的presentation of self 只是個引子。

問題是:若然我們每次面對一個或一群人就是演一台戲的話,那麼我們是否沒有演戲的時候?有,就是面對自己的時候。然而連面對自己、思考自己亦可能有偏頗,那麼是否沒有了「真」的我?做戲也不是假,因為根本並沒有真的我。

思想一下子跳到意識形態,若然世上只有意識型態,沒有不被扭曲的真實,那麼虛假的陳述是否就沒有關係?那麼真實是否消失?因為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假的陳述,再沒有真實了。

再諗一次發現這些想法也有點問題。先說真假:若然我們知道我們每天面對的是意識形態,那麼我們起碼知道什麼是假。接下來就是真與假的關係,「假」是否「真」的相反?若然判斷假的時候是需要明白真,那麼我們已經知道假的(因為我們知道那是意識形態),就應當知道什麼是的真,真實並未消失。消失的是真確的陳述。但係會唔會係知道假而無須要知道真呢?

順著思路就想起「邪惡是善之缺乏」這個論點。這樣說來就是將善與惡連起來。明白什麼是善,就能明白惡。由於也能說「善就是惡之缺乏」,反之亦然,只是今次要先定義惡。再將思路延伸到美醜,知道醜而無須要知道美?這看來有點不同。知道世界上盡是醜物不等於能夠判斷美,除非兩者外並無其他。即非醜的就是美。但世間總有非醜非美的東西。再將此說法回到善惡,世上是否有不是善亦不是惡的行動?最後還是要回到善惡美醜的定義。這個不好處理。

而相對穩定的真假定義,如採用對應理論,那麼與消失的是虛假陳述相乎。沒有不真不假的描述。當然這裡要弄清楚描述是指proposition 能判別真假的句子。

想不到這個練習最後是用上了Habermas 的三個世界-objective, social, and objective。也懷疑是與dialectics 這項相關。也就是試著一路寫一路理清,算是一個哲學或者是思考練習。有錯有意見煩請指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