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July 2011

為何沒有人說法治?

遞補機制所引起的爭議不小,報章的評論沒有什麼驚喜,香港人的想法也沒有什麼驚喜。是的,當我們以預測的姿態去看待各方的立場時,便近乎一定得出:係咁架啦。但有一個虛假的面具還是要拆穿的-香港「核心價值」法治。

替補機制最先的版本是有議席出缺,餘額最大的補上,無須舉行補選。後來改成同名單的補上,無須舉行補選,但只有一人的名單還是餘額最大的補上。政府提出這兩個設計目的在於消滅補選,同時亦揭穿香港人的膚淺。引用朋友在面書上說的香港人的「法治」是 law and order。但法治之所以寶貴並非只在於能夠交出「秩序」,而是人能夠自由。人若不能在立法時候有其決定,就算有法律,也難以得到自由。我們只需想像從前帝制,立法的是皇帝,但子民卻要遵守,這是自由乎?又想像香港現有一條法律為,除每年所交給政府的稅,每個人需捐出同額予政府認可的慈善機構。這時候搬出「法治」來叫人遵守,大概所有富豪都會出聲,那些經常說法治的社會精英也要摒棄「法治」找出例外來吧。

因此,法治所賦予的自由一定與政治權力有關。法治也不獨立於政治體制。這就是前文中所說的political liberty。現在遞補機制便是削弱大眾的政治自由,我們的核心價值法治受損了!為何沒有人說法治?平常香港人不理解法治是用來制衡政府行政機關,而不是用來責怪平民百姓。他們不明白法治的由來。而香港政府是否世界上最不會濫權的地方?單是看替補機制最初不設諮詢便能明白了。今次又暴露了香港人只是盲目說法治,而不清楚其實際內容,及所帶來的好處。雖然法治是自由主義的產物,(當然西方法治歷史可以說更長)但香港人不是自由主義的承繼者,更遑論明白自由主義的短處。許多人會同意自由平等人權法治,但這同意又有什麼意思,如果當這些理想被侵蝕時,沒有人站出來。

當然上文說香港人並非香港全部人,只是一個感覺吧了。不過當我們確確實實的留意關於法治的論述,例如報導,身邊朋友facebook status,甚至茶餘飯後跟朋友討論時,我們便會留意到法治只是每個人守法,與自由相去甚遠。或者如這雙手雖然小的作者說
香港最寶貴的資產,一是人才,二是制度。前者不是說香港人的DNA特別優良,而是香港能兼收並蓄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而香港之所以有廣納天下人才的魅力,正正在於香港制度完善重視法治,才會吸引人們到這裏來一展拳腳,建功立業。
(摘自<馬雲令人失望>)
這裡的法治恐怕只是停留在有獨立的法庭幫你執行合約,有合約法可依,準重合約精神(其實這個說法成疑),這些經濟人的想法。係既,唔係點呀,搵食姐,犯法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