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June 2009

曲式跟結構

剛剛聽了一段影片。開著優酷那視窗播放著伯恩斯坦講解馬勒第九交響樂。當講解完第一樂章我有一些想法,現特別記錄下來,方便討論。

曲式(Musical Form)包括Sonata form, binary form, rondo form 等等. 跟Genre(如交響樂,歌劇等)有些不同。不過這文集中討論曲式中的架構部份,所以定義上我就不再仔細琢磨。

於伯恩斯坦而言,馬勒的第九交響樂是一首向不同方面道別的一首曲。而第一樂章所包含的是對生命或世界的道別這一情緒,還有是對交響樂的這一種類道別。

1.問題就是我將馬勒的第九交響樂第一樂章作一些結構性上的改編,我得到的是什麼呢?若果有人將馬勒的這一樂章作剪貼手術,為求達到更貼近以上目的之作品。問:那會否是另一首大作?我們該如何評價那套作品?

2.第二個問題就是,馬勒於這樂章所表達的是不捨,瘋狂。而於架構上的改變是否有機會更能比原先的作品更能表達不捨,瘋狂?即:馬勒所寫下的結構是否是最好的結構。這又其實關乎欣賞音樂的問題:如何量度,更準確是如何得知那是好的音樂。從感官上,從認知上,從歷史及曲式的限制上,還是要經過學院般的訓練如明白樂理陪器手法,作曲技巧等?

3.曲式的發展到今時今日,傳統的格式已經不是必須的了。但曲式也維持了好一段日子(ㄧ二百年,甚至幾百年)那麼這是歷史中所必然的趨勢?

4.雖然無固定曲式,但現在音樂不是全沒有結構。究竟結構是解讀者(interpreter,可指聽眾)的錯覺?是否應該給作曲家他自己的發言權?音樂結構在創作上,聆聽上,解讀上,還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最後想到畫畫的情況,本人對作畫沒有什麼認識,只是想提問大作是否一筆也不能改?這跟剪貼過一首曲而達成新的結構有點關係

很久沒有寫,一寫這麼亂,這麼抽象。見諒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