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July 2011

貢獻社會

不知何時開始喜歡這樣寫blog。不過還是要這樣做,去片。


「認識w小姐愈多,愈來愈欣賞她。 當然因為她的cv很好,在港時已是狀元,拿full scholarship去芝大讀經濟還要是dean's list,之後就在美國及亞洲各地的投行工作,閱歷很多。 不過我最欣賞的是她在課後/工餘都樂於回饋社會。 現在她就在immigration centre做 legal advise的義工。

如果說eat pray love的作者她知性/好哲學甚麼的,好有品味的嘆世界,鄙人得罪講句,呢位女士的層次只限於亦舒又甚或高慧然之流。 想來想去的只是自我感受。 elizabeth浪跡天涯後眼界擴大了... 唔,沒有甚麼了不起的,也沒有她自以為的original。 只是一個中女在先洗未來錢自製浪漫吧,膚淺。 當然這是天經地義的。
我反而覺得w小姐應把自己的經歷寫下打對台。 就算她在情場上打了多少場敗仗,在職場上遇到多少風浪,她都堅持繼續以自己所識的貢獻社會。 不是用自己的勞力去幫人,而是用自己的專長去做。 所以鄙人講起在貓貓狗狗的legal team義工時,竟然有識英雄重英雄的感覺。 不過鄙人自問沒有那麼無私,做呢個義工都有私心想話整靚個cv。」

一般來說,像w小姐這樣的人在日常對話裡會贏得掌聲。而上文作者當然有這個想法。但是這樣便是貢獻社會?

首先在各地投行工作這個已經很像是罪過。看看 Inside Job 便能明白投行如何製造危機,而這些危機是確實影響生計。當然w 小姐未必是次按有關的人士,但是金融化是如何影響實體經濟,如何增加每個人的風險,這個也應該走不掉。這樣來說投行的工作確實不很理想。

然後又說w在immigration centre 作legal advise (定advice?)的義工。是的,也許很多人需要這些advice,而事實是在法律面前不平等豈止差advice?簡單來說,就是有錢有得打。ok, 有legal aid。但是否足夠呢?未是最窮,還沒有資格。而且在需要法庭的人大概是有錢的人或公司吧。法律對沒錢沒財產的人來說很是遙遠,不論上庭不上庭。這樣說最後還是要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

還是說回Zizek的Cultural Capitalism。當然上邊的慈善與消費無關。但還是一手破壞一手施予,心裏會感覺好點。也許沒有破壞,即w 沒有剝削其他人。樂觀一點,我們還是在原點。但正如Zizek 在片中所說(在引Oscar Wilde 一段開始),這樣的慈善並沒有令情況好轉。我們應該做的是令貧窮或其他我們認為不忍的事情完全消失。正如siusinsin所說的plan b堅持在星期六日幫窮人子弟免費補習,難道全香港的貧窮子弟補習後,他們會一同飛黃騰達?考試之外的不公平隨處可見,所謂的meritocracy 只是給制度下成功的人的一個說法。社會缺乏上流並不只是因為窮人子弟沒有補習呀。當然補習可能有些幫助,但現時教育還講成績,CV還要其他什麼的大家都明白。成績只是一部分,不公平的還有其他。 

有時候我不明白為何像w 這樣聰明的人為何不明白以上。w小姐是芝大畢業(還是因為芝大畢業所以只懂得芝加哥學派?),各地投行工作過,然後在港大讀JD,準備做律師,這樣的成就肯定不是蠢人,為何就不明白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若w 小姐當上事務律師/大律師後,會幹哪種case? 幹哪個field 呢? 我確實有興趣知道。當然,w 小姐的心可能很善良。如果是的話,那麼請想像及做一些更大更徹底的改變。嗯,就是這樣又反駁了一篇網誌的一些觀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