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May 2011

Consequentialism 及不太相關的

朋友 A出題說寫Consequentialism,及問了 "whether it is a good moral theory? 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moral theory actually? value-guiding? able to explain common moral intuition?"

儘管有點離題,我還是想說以下的東西。

1. Consequentialism 是處理倫理學的一個派別。但倫理學當中的問題沒有像是非題一樣。房裡有三個人。是?否?對於這種事實問題每個人都會答同一個答案。但是道德不道德就沒有這種肯定性,至少不是每個人都會答上同一個答案,而且就算一樣背後的論據也可能不一樣。在倫理問題中的不同意是關於meta-ethics 的問題。

2. 為何要提此種不同意? 因為我視倫理為人與人甚至世界關係的學科。可以視為人在不同處境應該做什麼。但是許多時候一個人行為將會影響其他人。因此,我比較關心人與人應該如何共處,所以各人會否對道德問題有同一個系統將會是關鍵。若然各人的道德取態不相容,我們該如何決定誰人的是正確,甚或是可取呢?

3. 儒家會說的人禽之辨、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是說每個人能有分別善惡的能力。究竟人是否天生就有這種判別能力?如有那麼先前的兩段都需要重寫。這辨別能力在近來新興的experimental philosophy 有一個頗重要的位置,又有人會說是 moral psychology。天生與否其實做些實驗便能知道,例如把人隔離於社會,然後看此人會否產生某套倫理系統。要隔離社會的原因是一當我進入社會,與人交流,無可避免受到社會教化,或某特定文化影響然後會影響本生可能有之的倫理分辨力。

4. 以上問題唯有使出不同文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倫理系統來應對。由於並無客觀可依靠的標準,而且讀過Habermas,是傾向使用discourse ethics 這個程序。當然這對人類還是有假設-透過溝通辯論所有人會達成共識,產生一套所有人都同意的系統。最近發現這個程序可能會失敗到一個程度使到需要完全放棄,畢竟所謂理性是否代表每個人的答案都指向同一處是成疑的。

5. 有趣的是朋友問題是whether it [consequentialism] is a good moral theory。這個a 可以理解為其中一個好的道德理論,可能好的還有其他。正如後邊的問題一樣,是否會多過一個道德理論能稱得上為好呢?後邊的問題是更為複雜,因為good 本身是一個價值判斷。套回第一段的說法是價值不如事實的客觀存在。但以此種說法來避免為好來定義好像有點問題,例如消極。

6.什麼是Consequentialism?
Conquentialism in its purest and simplest form is a moral doctrine which says that the right act in any give situation is the one that will produce the best overall outcome, as judged from an impersonal standpoint which gives equal weight to the interests of everyone. (Scheffler, 1988)
另外還有這個定義:
Consequentialist says, first, that values determine rightness in the promotional, not the honoring way. And the consequentialist says, second, that the values which determine rightness are all neutral values, not values that have a distinctively relativized reference. (Pettit, 1997)
7. 讀了Philip Petitt 在 Three Methods of Ethics 的一章後(其他兩個為Kantian ethics 及virtue ethics),發現他所提倡的Consequentialism 已經沒有多少太多 substantial 的東西,尤其是neutral values(中立價值)。
The value will be a neutral value, we can say, if and only if we can know what it is that is valued without knowing who the valuer is. It will be a relativized value, on the other - an agent-relative or agent centered value. (Pettit, 1997)
這種中立價值與普世價值相近,是在每個人的情況都應以實行,Petitt舉的例子為了快樂的增加,自由的增加,人能夠自給自足和關懷其子女。這些 universal 的價值當然並不是真確(如果道德命題有真假),但至少能夠減低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矛盾,比起容許 relativized value所帶來的問題為少。因此要我提議為好的道德理論是要處理人與人甚至世界這兩個關係。(當然這是否一個politics 的問題是值得商榷的)

8. 究竟有什麼neutral value 需要弘揚(promote)呢?是否所有neutral value 都應該弘揚呢?這就不清楚了。若然neutral values 中會有不相容那怎辦?這些我還沒有答案。

9. Pettit 在他的一章處理了Consquentialism 常被批評為有過份要求(over-demanding)。他的回答是有趣的-雖然如Scheffler說的Consquentialism 能夠找出最佳的情況及達致該情況的手段,但是他所看待的Consquentialism 卻容許一個人採取其次的手段,只要是能夠弘揚相關的中立價值。他給的例子是解決饑荒。一個有錢佬可以將其全部身家捐掉,然後全身投入解決問題,但是Petitt 所說的Consequentialism 認為如果這個有錢佬做的不比其他有錢佬差,那麼這個人也不算是不道德。這樣便解決了過度要求的問題

10. 但引 Peter Singer 說的,全球糧食產量足以供給全球所有人。那麼饑荒是一個分配問題多於一個不夠錢的問題。要完全解決饑荒,那麼是否需要重新檢討經濟制度或者是分配制度?假設存在一個重構經濟制度的方法,而那是需要所有有錢佬同時放棄他們生財的方法。若果我們用第 9段所說的兩級制,一個有錢佬能夠不去做最高要求,但同時能夠合乎道德。這樣的結果我感到太不舒服。(關於有錢佬的慈善可以看Zizek 的解說

11. 寫了 10段忽然浮起一個極消極的想法。就算我找到了一個我認為是好的倫理系統或道德理論,但是有相當多的人是不同意的及不接受。那麼我所關心的人與人和人與世界如何共存那就消失了。例如我說實行民主有其道德要求,但對方不同意,然後民主因此不能實現。因此,能否說服多數人恐怕也是一種考量(忽然變成重視 instrumental value)。若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共同的道德認知,天生的道德觀念,那麼就算有些人不承認不同意,至少我們能夠去嘗試喚醒更多人。但如果我們沒有這天生的認知,道德的力量在那裡?道德如何去讓人做一樣我認為對的事?

12. 最後寫埋moral intuition。其實當中也提及了部份。我是相信人許多所知並不先於社會。是否有intuition 就得科學的測量,即抽離現存的社會。又一說是有什麼行為會在所有人類社會是道德
(從前D 問我的問題)。在有這些實驗前,我還是相信社會上的不同教化會型成不同的所謂的moral intuition。而這些moral intuition 有另一個重要的用途,就係用作類比,正如A 那時候說的素食原因一樣。若然我們會準守consistency 的時候,我們有機會運用這些moral intuition 來讓其他人做一樣我認為對的事。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我們可以用些方法推到人人都應該有相同的政治權利。

---
這是近來最有難度的寫作。不過因為這個題目而讀了些書,清理了一些思緒,及看見沒有處理好的問題,這些都很難得。又不過,這篇感覺內容很虧。

26 May 2011

近來寫的東西比較小,非常trivial (是一個數學老師教純數時經常說的:這個結論很 trivial),在想過的題目裡還有一套戲,不過都不是咩好野,又再會是重復一下。感覺是有很大的阻礙。

因為朋友出的題,所以在看相關的書。在讀的那本剛好被人選中成為讀書會讀物,大概因為這樣今天我也收到recall 的sms。Ethics 本身是我感興趣的題目,但就是從來沒有認真讀過。讀過的只有meta-ethics。我也在思索究竟是什麼原因令我沒有想讀。希望能夠在這個星期內讀完然後能按朋友的題目寫出來。

24 May 2011

藍白紅風格練習



可以如何了解<藍白紅風格練習>?首先了解那三句法文,在網路上找到是:
Tu me manques, tous les jours, tous les soirs---我想你,每一天每一夜
Je vais traverser la rue pour te retrouver---我穿越街道為了重新找尋
Je me souviens de toi, comme ca---就像這樣,我想起你

我想到了兩個方法。

<一 >
因為有三段,不妨拆開來看。

一段是「向天空表白」「無從訴說的愛」。感覺是單戀吧。

二段好玩的是「你給的功課」,我愛的人給了什麼的功課?「獨自睡覺」中的獨自透露了我愛的人離開了。這個分別似是分隔兩地,因為給的是功課還有待檢察,我已經做完了,我愛的人快點回來吧。

三段是不停的我記得,我無法想像這只是關於自身的我記得。這些「我記得」一定是與我愛的人一起經歷過。與愛的人一起的時光是潮濕的-總是能記得那時候的細節,甚至是環境的氣味,多年後還是記起。由於是「單戀」及「分隔兩地」,我總是覺得最後是「分手」。所以,我才忽然我記得。

<二>
其實怎樣去了解一個作品方法是很多的,因此很難說什麼是正確的。如果我們視<藍紅白風格練習>為致敬作,把格諾(Queneau)的<風格練習>手法一併考慮,我們將有一個不同的見解。

<風格練習>是以不同的手法、不同人的風格重寫同一件事,當中數學、哲學、詩、醫學、動物學等等。那麼在<藍>分開的三段可能是重寫同一件事,可能就是分手以後。無從訴說是因為已經分開了,給的功課也不會有人檢查,而功課又像是分開後的轉變-學會了一些從前不懂的事。而最後則如上面所說,分開後的我記得。

22 May 2011

寫是為了什麼?

陳寧: In Silence I think of you
聽說現在blog不那麼流行了。但都知道,不會是因為流行才寫blog。 
寫作的人,不會因為有人看或沒有人看而寫或不寫。但有人看總是好的。 
阿根廷作家Borges (博爾赫斯、波赫士)出版第一本書時,只賣出三十七本,但對他來說,這三十七人比三千人更珍貴,因為他可以揣摩這些人的年齡、職業、生活等。再說,有沒有人看,對他也是沒甚麼分別。甚至,寫不寫也是分別不大。 
「我人生的部分時間在文學上消閒,我覺得讀書是樂事,另一件樂事是創作,但創作的樂趣稍小於讀書。或者說,我們稱之為創作的,其實是我們所讀過的書之遺忘與回溯。」---Borges

朋友的一段讓我想起了這段說話。然後我也又想寫是為了什麼。完全不記得了那時候*介意過有沒有人讀自己的評論文章。是的,那時候社會正熱烈討論公投事宜,然後與當初開始寫這Blog的目的相合,少寫個人自身,多寫有評論有社會性的東西。現在再想我還是同意寫是為了得到注意。在facebook 會更容易感覺到這件事。大概只是對話的一種替代,在沒有對手的情況,還是很想說了。有段時間是我跟朋友說了我想說的事情,例如關於某些小說,我便沒有再想寫的衝動了。大概是滿足了跟別人說一些事情的衝動吧。這樣看就是有點孤獨,但是(我覺得)也沒有必要改變。

(當然啦)因為,正如某本心理分析學的書說,作為病人,當然就是不想變呀,不然就不需要有分析師。病人可以說是享受它的病徵(原文是有at some level,我想譯作某程度上,不過先前讀了某 blog說這不是中文,所以放棄)(見comment)。

---
*還在寫什麼?
Habermas 一段還真是蛤蟆的油。

21 May 2011

麥烝瑋



先前才說了幾首autotune的作品,今天就碰上了<麥烝瑋>。周杰倫又來autotune。歌詞有趣,寫出了小人物那種無奈感,成功在於自嘲的幽默。旋律上的確起了點「受委屈」的作用。這首歌可以與<超人不會飛>一起聽,一個超人,一個被人笑。

MV 中的故事還有其他正的地方,周杰倫MV處處都是他。Comment 裡有人說是周杰倫的編舞老師,那就怪不得了。而Gary 是與杰倫合作的錄音師。編曲(可能連chord都係)則是梁心頤的<我不再怕>。這一切都很好玩,雖然都只是些小小發現,不是什麼偉大作品,但這一切加起來還真的不錯。周氏情歌風格用來小人物自嘲搞笑,確實是反差帶來的幽默。

19 May 2011

戀人絮語

近來真的什麼也不能寫。是敏感度下降,還是已經收了火?當然不是沒有想做的事,雖然經歷了不太搞得成的吹水會、搞唔成的讀書會,不過還是在讀一些書,有一些想法。例如先前竟然真的讀畢了<戀人絮語>,大部分還算是認真的讀,不乏有靈光的章節。有靈光的意思是說中了,果真如此的感覺。除了先前的The Intractable 之外,還有些有共鳴的,不過已經不太記得。可能就如在愛情中學到的教訓很容易忘記一樣。

一路讀來都覺得<戀人絮語>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是那麼的仔細清楚地講述一些你經歷過但不為意的事。例如與戀人的身體觸碰後的尷尬。「啊,是這樣的!」就是這一種感覺。因此我幻想每個人讀的時候都有他們各自喜愛認同的章節,甚至不喜歡。有些章節沒有共鳴不是因為不同意,只是沒有經歷過,例如說嫉妒,能想像到那種當面挖苦(bad humour),書中所引維特中的情節,完全能夠明白,不過不算是有共鳴。

就這樣湊合成篇吧。總是有這種矛盾,一方面覺得書寫愛情是件無意義的事。個人的,不需要觀點的,行動上的,所以也許只能寫戀愛中會說的話,但另一方面是禁不住會寫的。

14 May 2011

進入考試期,但是什麼也溫不了。不是太容易,只是總認為會合格。其實,這個學期過得還真是很hea。攤抖了一個學期,到考試時自然沒有exam mood。想螺絲滑牙了。從前考試期間總是blog 得密一些,因為需要逃避溫習。但今次由於是沒壓力,什麼也寫不出。

由於近來讀了一些文章,告誡別人要有競爭力,也就是在競爭中存活下來,輸了再埋怨也沒有用。所以我開始反思我拿稅款唸書是否應該勤力溫習呢?好些堂已經走了,唯有在最後關頭補回來。其實倒轉一想,假如不溫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不就是競爭力極致的表現?先前在<自由主義跟資本主義>已經說了資本家要贏不一定是靠好產品。在勞動市場競爭亦一樣,所謂競爭不是單單關乎個人的優勝劣敗。所以,請不要在宣揚什麼做好自己就有回報。不過,在競爭是一切的世界要宣揚我的理念還是需要在競爭下勝出。

該死的,競爭。

(blogger 停了一天,好像許多人的最新一篇也被消失了。現在重貼。)

12 May 2011

突入感



愛在西元前這個編曲讓我久久不能忘記。重點不在邊beatbox 邊唱,而是由beatbox 一下轉到full band 那一刻,有層次的人聲敲擊,到鼓,然後其他吉他一起進。

對比CD 版,層次對比不是那麼大,但也有漸入感,不過說到底還是種R & B,抒情多一點。超時代版卻十分激動。感覺讓人一下向前。這下可以說又是一個編曲用處的例子。

後邊我不配玩autotune 看似是近期的潮流。陳奕迅在最新EP Stranger Under My Skin 也有玩電聲,例如<六月飛霜>及<最後派對>,然後何韻詩在<青空>也有玩。不過<我不配>玩得不對我口味,聽起來有點Justin Bieber 的感覺。

不過周杰倫的音樂風格是值得人期待,始終不是個個能對風格這麼覺醒,而且又會玩。

09 May 2011

總是有點焦慮-好似一定要寫一的野出黎。正如前些日子說,這是強求。

沒有什麼好寫的也屬正常。一向不是有紀律的人,因此玩樂時間多過閱讀思考時間。唯有嘗試改變一下。而近來由於讀了些經濟野,發現先前寫的<自由主義跟資本主義>跟我現在想的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是很久沒遇到的讀舊作而覺得錯。

---
是的,剛才想到的是自由主義(Liberalism)下的一個問題。由於恰巧讀到相關的書,不禁又想起了一個問題,既然自由主義的一個前提(或是其中一個分支,如Berlin 推崇的negative liberty)是人互不侵害各人之自由,那麼許多道德判斷是否違反這個原則。例如他人是否墮胎都不損害我的自由,因此我們沒有道理力量去下道德判斷。又例如對方推倒鐵馬是不會損害安坐家中睇電視的自由。

可是想一想,又發現其實單是在旁判斷也沒有侵害對方自由。然後很自然就想到一百萬人指摘你的壓力。這是否就是 power?

07 May 2011

法的門

書寫而已: 玄妙的門 中說了卡夫卡的短篇小說<在法的門前>。博主荒言說:

故事這就完了。小說有什麼寓意嗎?法的門,究是什麼法,又為什麼只為這個人而開?還是每個人都各有一道為自己而開的「門」?不能不想到基督教有所謂「窄門」。小說所說,與此有關嗎? 
沒法,只好胡亂地用上《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來形容這篇小說這道門了。
在看到這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個故事是說法律並無是為眾人而開的門。可能是因為老師在一年級時那課引了這個故事,然後講解香港法律體制,好似係法援。而卡夫卡本身是律師,在世並未以作家聞名於世,遺囑上是將手稿交於朋友銷毀。後來發生什麼大家都能猜到了吧。這個看看昆德拉寫的<被背叛的遺囑>。

容許我扭曲卡夫卡,說一下法的門。法律是存在的,但不是誰人都能走進去,雖然守衛說門只是為你而開。其實扭曲些來說香港這個法治社會,亦相去不遠。一路想也許我們應該做調查,統計下每天法庭處理的民事案中有多少是公司、多少是關於人權。又可以調查一下訴訟人的財政狀況,這個可以用使用律師樓及大律師,審訊及訴訟長度等。做出來後就可以看到什麼人能夠打官司。

01 May 2011

瑣碎、片段

總有些時候不能安靜下來,開始讀點書,但沒有什麼想到要寫的。由於跟朋友M說起了陳寧,就不期然想起片段這兩個字。回頭看這近來所寫的其實都很瑣碎。生活如是。

南方朔在<八月寧靜>的序說陳寧的寫作是片段式的。我是認同的,就是生活中所見到的一小段  ,都是斷開的,沒有什麼關聯。讀耐了學術書,忽然換到散文,總覺得這書是沒說什麼。此感覺尤其在<風格練習>中出現。不是陳寧過於繁瑣,來來去去說些小事,只是本身沒有閒情來細看。因為讀慣了學術書就明白作者的目的是證明他說的是對的,讀的人如我是為了找出立論及論證過程。一切都很清楚。

雖然不太讀得進<八月寧靜>的世界,但其實都很喜歡這書。巴黎那些寫得好,因為是在地的,而不是旅遊的。描述當時的生活這些才是真正的體驗,如若旅遊書般的死板,那只是「認得」。後邊寫香港的當然很對口味,在灣仔在新填地街,這些曾經去過熟識的地方,讀來是有點親切。然後,當中所描述的細節,例如灣仔舊區的叫賣,這才是我所認識的香港,亦是在地。

說起城市小事,早前的深夜日劇也有相同走向。<深夜食堂>描述了十個關於東京深夜的故事。雖然是有點老土,打著繁華都市背後的孤單與溫情的旗號,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最吸引人。所謂互動其實只是群體生活必有的經驗。可惜現代社會凡事講求效率、營利及客戶服務,已經沒有了這些人與人的交流,換來只有機械式的「歡迎光臨」、虛假的幫忙以及忙碌的生活以致無法交流。

近來生活非常簡單,但卻感到一些阻礙。做過的都只屬碎片-讀了一篇學術文章,草草的翻過要溫習的東西,是讀完一本閒書,仲有就係打機。可惜呀,沒有一塊碎片能什麼說上什麼。對,不要要求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