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林嘉欣及謝安琪的緣故,所以是想看看這戲。當然在這戲之前我已經閱畢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而且看到wiki 上說是一個adaptation,完全違反我的直覺,更加要看看是怎樣的一回事。當初聽到<戀人絮語>這戲,心中冷笑:「唔係呀嘛?戀人絮語?借個名渣?」當然覺得搞到個名咁大其實都係無乜餡。而我覺得 A Lover's Discourse: Fragments 本身係神書,將作者讀過不同的書抽出相同或類似的片段來描述一個情景。可以想像成在眾多不同的人中抽取愛情不斷重覆,必然發生的東西。這個方法確實吸引。
而<戀人絮語>這戲則由四套愛情故事串連成。頭兩段拍得可觀,後兩段卻拍得沒有戲味、張力不足。一段最好是因為愛情簡單及真摯的地方,當然還有一個點,不過之後再談。二段是謝安琪暗戀及幻想。這也許是許多人曾經做過但不會說出來的地方,但可惜的是有些幻想過長,步伐很拖,可以更明快交代。三段是的士陳的演出(其實我覺得演得不錯。),喜歡上同學的媽媽。本來是刺激的題目,不過故事重心不在那種對年長女性的渴望,反而又想寫同學的媽媽如何面她對其夫的婚外情。這樣一來便不太明白究竟想說什麼,而故事最後的幻想是將同學媽媽離開其夫及得到自由,這更難明白。四段是講跟蹤與被背叛的人一同出軌,不知道想講什麼。戀人絮語開頭是說要以「故事」角度來說愛情,頭兩個片段是成功。後兩個比較模糊。而四個故事的關聯可算勉強,與<危險人物>確實無得比。
當然我關心的是究竟是改編了哪幾個巴特的<戀人絮語>片段。可能是先看書再看電影,而書中的描述遠比電影多,我只是認得一個片段。當林嘉欣坐下來跟陳奕迅說起舊事-他們覺得還是愛對方,但是已經有各自的戀人。林嘉欣說了與 Intractable 類似的東西:「如果有一日我地真係係埋一齊,又可能會好似其他人咁,開頭好好,慢慢又覺得好悶,跟住平平淡淡分手。」陳奕迅問:「如果唔係咁呢?」林嘉欣就答:「好,我等你。」這幾句對白就講左愛情的開始時強烈的確認-對,就是這個人,但之後會變得平淡就似巴特說的隧道。但陳奕迅與林嘉欣最後的對答不是認為是有方法去超越(當然,也可以解讀成他們認為今次愛情不會變淡)。但當兩人依然覺得冒險,這可以說是一種超越。細心一想這與<無痛失戀>是異曲同工,Joal 同 Clementine 最後的對白也是明白感情可能變淡,但依然選擇繼續。也許可以說是巴特的第二次確定,但是在<無>及<戀>中是失戀之後的二次確認。
現在想來可能謝安琪一段也有巴特<戀人絮語>的根據。而三四段在我看來是沒有文本根據。到最後adapt 的都可能是那一個片名而已。林嘉欣與陳奕迅一段確實有Intractable 影子,但由於在<無痛失戀>已經見過一次,震撼不太大。
最後想到的是如果拍電影版的戀人絮語,何不以電影本身作材料。將不同電影中的愛情片段剪輯成一起來訴說同一樣東西。情況就好像這剪輯了日本動畫開頭中的要素一樣。
還有,想看好的評論可到
懶人專用:戀人絮語。
懶人專用:戀人絮語。
---
一星期沒有寫,還不是因為手頭上的校對工作。語文能力不足,做起來很是吃力。休息時候只想看動畫,一點精神也不想用。今篇可是寫得比預計般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