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November 2008

讀葉輝

<一>
想寫讀葉輝一事. 早幾天到圖書館一走. 認認真真的中文書那邊走了幾回. 總算第一次走全了整個中國小說. 然後順腳走了兩欄散文類. 無意發現了葉輝的散文.

對於香港文學缺乏認識的我, 當然不知道葉輝實有什麼來頭. 寫過什麼. 認識他就只是從明報的專欄開始. 當時初讀明報專欄, 沒有多留意葉輝那在左下角的一欄. 某日機緣巧合的讀了, 那天寫的是馬勒的大地之歌. 當然內容不是很音樂, 是關於大地之歌的文本來歷. 本是唐詩, 再經德人翻譯, 再到馬勒手. 隱約記得當時在這串演變中說的正是陶亭. 到底是陶做的亭, 還是陶家的亭. 

當時愚鈍, 只是因為講馬勒所以記得葉輝. 沒想到他是詩人. 對於詩歌想必敏感. 這應該是我對葉輝的早期印象. 可惜不久後他就沒有再寫明報專欄了.

<二>
想讀葉輝. 對著兩本葉輝的散文, 偏挑了<水在瓶>借回家. 第一讀感覺有陣哀愁. 寫的極像一些blog, 像的都在題材上, 很生活的, 跟想像中有些出入. 當然, 在文中都處可見詩. 引用他人的詩, 相通的, 解釋的, 融入文中. 不懂是否散文詩, 還是詩散文. 不過天涼天色灰灰的近黃昏讀, 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有點失落, 所以爬上床上, 趁天暗睡去.

<三>
想起葉輝在星期日明報的文字. 是介紹某一題目跟相關書籍. 也曾見過他這一類的書. 很難想像到一個詩人竟然有如此廣泛的涉獵. 一剎那間想過有兩個葉輝. 都怪自己見識貧乏. 
回頭還真的要讀多些書.

---
後記:在大公報找到葉輝寫<大地之歌>一文. 不記得跟明報那篇是否一樣. 不過是「雖不中, 亦不遠矣.」自己記憶沒有錢鍾書那樣神. 現找上原文改正一些錯誤陳述. 望大家見諒.

陶家亭子/葉輝
2008-3-2
李白有一首詩,題為《宴陶家亭子》:「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池開照膽鏡,林吐破顏花。綠水藏春日,青軒祕晚霞。若聞弦管妙,金穀不能誇。」這詩所寫的,是在「陶家亭子」舉行宴會的良辰美景,法國人戈迪亞(Judith Gautier)一九○二年出版的《玉書》,德國人漢斯?貝格(Hans Bethge)一九○七年出版的《中國之笛》,將此詩分別譯成法文和德文,詩中的「陶家亭子」被誤解為「陶製的亭子」,其後有人又將法文轉譯成中文,「陶製的亭子」再變身成為《琉璃亭》——「在小小的人工湖中央,矗立著/一座綠色和白色琉璃的亭子;/人們通過一條像虎背一樣的/拱形玉橋到達那裡。/亭子裡有幾個朋友,穿著/亮麗的長袍,一起喝溫熱的酒。/他們暢敘、做詩……/頭腳/倒置地在琉璃亭中喝酒。」

經過輾轉翻譯,「陶」這個姓氏變成「陶土」,又演變成「琉璃」,除了一座亭子尚隱約可辨,全詩已然面目全非了,也許,詩題的一個「宴」字,衍生了法譯本浪漫化的繪影繪聲:文人無拘無束的服飾,做詩喝酒,信是與實情相去未遠的「想當然」吧。可這譯詩卻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馬勒(Gustav Mahler)從《玉書》和《中國之笛》得到靈感,創作了《大地之歌》,其中第三樂章《青春頌》就是脫胎自戈迪亞的《琉璃亭》。

出處: 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3/02/XK-871384.htm
2008年12月4日. 下午三時

13 November 2008


Radiohead.

突然愛上他們. 剛剛買了他們的Kid A. 經常聽到香港人討厭或反K-歌. 當中又有多少人會有流行曲以外的愛好. 

其實Radiohead當中都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03 October 2008

無敵oistrakh



早前, 抵不住誘惑買了Oistrakh 的一張album: tchaikovsky 同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s. 記得朋友R引述某CD譜職員的評語:「無敵Oistrakh」

不多講, 我很希望你能抽出十分鐘認真的聽聽以上的Tchaikovsky 的Violin concerto 第三樂章.

29 September 2008

想開一種新的blog 題材: 寫近來聽的音樂.

這想法是來自我鋼琴老師跟友人合寫的blog. 他們會將一些令他們有感覺的作品寫在一個blog裡. 那裡全都是音樂推薦, 而且有部份都較冷門. 所以, 讀著都有開耳界之用.

當然, 我跟老師他們的水平有差距. 雖然我都有聽classical, 不過絕對不敢在班門弄斧. 但我還是覺得要嘗試一下. 而這決定就因為我兩個朋友而起.

某朋友某日某地問我:「你係唔係成日都聽Mozart 個d人?」當下我笑了笑, 有些少尷尬. 我回答:「唔係, 我都有聽pop.」其實自己都有聽不同種類的音樂, 說不上多, 不過沒有只聽古典音樂就是了. 後來我想, 如果紀錄下我聽音樂的習慣, 都會是一項有趣的事, 可能也就沒有了這麼多誤解. 我也不想被標籤為聽古典的怪人.

另外一個動力來自朋友A. 他某日問我有什麼古典東西好推介. 我隨口答Mozart. 他說想聽古典音樂是想逃離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中太多苦情成分, 聽太多反而難而靜下來. 我有同感. 流行音樂(讓我斷章取義說成: canton-pop) 基本上容易入耳, 但多聽會生膩. 如果你聽的範圍廣一點, 就會減少這感覺, 也就可以幫著減壓.

由於這三個原因, 決定開始寫自己的音樂紀實. 當然我知道品味是個人的事, 所以並非想討好什麼人, 只不過至少能夠忠實紀錄.

第一次的題材也沒有多想. 就寫 Richard Strauss 的 Four Last Songs.

昨天發現大地一下子涼下來, 不時有風. 早前朋友們還投訴中秋過後還熱, 現在秋老虎終於讓步. 本來熱得迫人的香港頓時變得舒服起來, 黃昏時抬頭望天, 發現天空總有驚喜, 時有不同顏色的雲抹在空中. 見到這影像, 容易想起 Four Last Songs 中的September.

這四首歌是Richard Strauss 最後的作品. 漂亮動人. 雖然聽不懂德文, 但依然感受到當中的詩意. September 的詞本身是來自詩人黑賽. 這四首歌都是人到暮年之感覺, 當然涉及死亡, 但無恐懼. 只是淡淡的, 輕輕的, 讓你感受到黃昏之平靜. 第四首未段還有鳥聲, 然後慢慢作結.


1.Frühling 及 2. September
這是我手頭上的版本 Elisabeth Schwarzkopf (Soprano) Georg Szell (Conductor) and the Radio Symphonie Orchestra Berlin.


3.Beim Schlafengehen



4.Im Abendro

記得李歐梵也有寫過這作品. 有興趣可以找找他的散文集<浪漫與偏見>

15 September 2008

氣吞天下



無線(a.ka. 三色台)經常翻播周星馳的戲. 當然少不得唐白虎點秋香.
以上都算一經典笑位.

不久前的京奧開幕式跟它也有一段關係. 話說開幕當中的有舞蹈演員於巨大的畫布上用衣袖作畫. 雙手作山嶺. 而我聽到有人討論那畫面不禁大笑, 道:「那不就是唐白虎點秋香?」

原來, 我們的電影如此有深度. 張導也曾參考. (說笑罷了. 當中無事實根據. ) 個人認為, 此幕除了搞笑元素, 也有文化氣息在裡頭. 唐白虎的「神」通過人體作畫來表達, 其實也可以很優美. 諸君看京奧, 不也是叫好嗎. 只不過套在另一個環境內, 有周星馳, 陳百祥, 加入低級笑位, 我只不然有另一種看法.

人體作畫這意念令我留下印象外, 更多的深刻感覺來至音樂. 當長畫一完, 響起一段音樂. 是拉克曼尼諾夫的c 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作品編號18, 第三樂章的其中一小選段. 用了似 midi 的安排. 不過, 很難想像會有這麼一個選擇. 究竟是音樂人開的玩笑, 還是覺得這段能表現「氣吞天下」的氣魄呢? 這不得而知, 不過原本樂曲也很雄偉.

後記: 其實周星馳的作品也不是一味搞笑無品味. 記得陶國璋老師曾經將劉鎮偉的西遊記剪掉吳萬達跟搞笑的戲, 讓我們發現別有洞天. 當然愚昧的我未得陶老師指點前, 只懂得笑笑笑跟說跟本身西遊記相去甚遠.

06 August 2008

Rain



如果我問以上一曲跟哪套電影有關. 我想大概很難答得上. 當我未看 (末代皇帝: 溥儀)之前, 我也答不上. 雖然知道坂本龍一的名字, 也知道他是做的音樂, 卻從來沒有想過Rain 就是其中一曲.

是貝魯托奇的作品. 長度達164分鐘(手上是DVD, 與戲院版本長度一樣). 歷史題材, 加上劇本是一生的溥儀. 感覺就是史詩式的作品. (先在說明自己對於有關歷史沒深入研究, 所以本文也不集中在歷史事實上.) 史詩的同時, 就是節奏的控制, 內容的挑選. 雖然我在164分鐘裡不是完全交託給電影, 但是每個選擇, 都見到一種描寫. 而且這些選擇是更偏向於溥儀的悲哀 - 一生都是不由自主. 這就是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覺. 三歲時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便繼位, 到只能活在紫禁城內的皇帝. 後來要遷出皇宮, 成為滿州國的傀儡皇帝. 雖然溥儀想借滿州國來反控制日本. 可惜話事的都不是他. 到後來新中國成立, 溥儀又被關起來勞教: 貴族的沒落. 雖然吃了點苦頭, 到最後溥儀也得到解脫.

最後, 戲中有個超現實的交代. 說溥儀十年刑期滿, 終於得到自主, 過回平常人的生活. 最後一幕是說溥儀一個人重遊紫禁城. 予人很是落寞的感覺. 他遇上守故宮人的兒子. 他跟那小孩說他曾是皇帝. 小孩說要證明. 溥儀就從皇位下拿出一個蟋蟀罐, 而這罐指向他小時候玩過的東西. 神奇的是內裡還有一隻生的蟋蟀爬出來. 鏡頭一轉, 向皇位一望, 溥儀消失了. 意指他去了. 跟那蟋蟀一樣給人放生了. 最後戲裡交代80年代, 中國導遊用美國歌謠"Yankee Doodle"的喇叭召集一群美國遊客在同一地裡: 即皇位那處.

這兩個剪接, 對我來說是全片的最Impressive 的. 一個是交代自由, 一個就是到最後的數分鐘, 還有政治上的變遷. 有一個contrast.

閱畢全片, 感覺溥儀是最後一個皇帝, 也是最可悲的小孩. 長大後是最可憐的皇帝, 亦是最可悲的傀儡, 最後是沒落的貴族. 一切也不到他選擇, 他只是歷史巨輪下必要行的一齒輪.

最後送上坂本龍一跟他的的主題.

03 August 2008

我所知道的林燕妮

早期對於林燕妮的認識是黃霑. 他在電視上說:「 你地咁樣姐係挑戰我, 我依加就講粗口: 林燕妮!」
那時候還是中一的時候吧. 對於這位女作家, 我沒有更多的認識了.

之後更多的認識是來自林燕妮她自己的專欄. 打從她開始在明報開始寫. 我總會跟馬家輝的一雙一對的看. 馬家輝多是hard 的文字, 不是說技巧, 是內容. 多以政治, 時局為主. 但林燕妮就明顯soft 得多. 由於同處一行, 就習慣一併看.

後來又知道了林振強是林燕妮胞弟. 又喜歡上他的詞. 順帶就有許多美麗的聯想. 都是一己所想. 對林燕妮的文字多了一種親切感. 雖然她不屬於我的年代, 但是覺得是種在另一種境界的人. 看她寫的專欄, 感覺到是品味生活的貴族(例如懂得名牌之餘, 還懂得沙特跟西蒙波娃, Bach的 Unaccompained Cello Suites).

加上有朋友跟我說了她灑香水於稿紙上一事, 也就更肯定她的貴族身份. 是那種elegance 讓我這個讀者再多一分猜想. 讀到這裡, 你大概會大罵我對她的好感完全不是跟她的文字有關. 對於這點我承認.

近來又有她「在向世界出發」作嘉賓. 聽到了她自身的經歷. 雖然不能深入帶給我人生是什麼, 也沒有一同「頓悟」到人生真諦, 但是也尋得一個更真實的林燕妮併圖. 在她專欄談到的親人離世, 又再重現. 又記得她替亞視拍的選傳片. 她的見解剛巧與我所寫過的相似. 我的悲觀; 她的卻化成力量. 從她的經歷中, 我深深明白她片中的無用. 因為我不能感受到她的痛.

後來節目說到了禪修, 而當天A師兄也說了佛學或許能幫到我. 雖然有機會接觸了一些講禪的書, 也看過林燕妮的三集, 但還是未有覺悟, 還是似懂非懂. 頓悟沒有, 卻有這一個我所知道的林燕妮.

29 July 2008

關於<目送>的一段隨想曲

書展中弟弟購得龍應台的新書<目送>. 我也就順手翻翻. 內裡的第一篇<目送>給出版社冠以「二十一世紀的<背影> 華文世界親情散文的巔峰之作」. 我無意考究這是否事實, 但是這篇文讓我有一段隨想.

文章分兩段. 一段是她目送她兒子, 一段寫她目送她父親. 同用一段來結尾: 「我慢慢地, 慢慢地瞭解到, 所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她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

讀後感到一種落寞. 雖然是至親, 也不能強求所有. 是強求, 因為根本不能求得到.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很悲觀的看法, 但我覺得用於人與人的關係也不無道理. 這又讓我想起另一篇文章來. <只能陪你一程>. 2007年的會考中文科選用過這文. 開首一段跟<目送>一文來了個呼應:

「你愛自己的父母,希望他們長命百歲,但你再孝順他們,他們也會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歡自己的兒女,時刻夢想用自己的身軀為他們遮風擋雨,然而,你再高大,總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們前面」

<只>一文中提及父母, 兒女, 夫妻, 朋友. 人與人的關係在作者看來都是一趟路程. 歌詞也有唱. 試讀<落花流水>的愛情, <最佳損友>的友情. 而我自身並沒有龍應台的目送帶來的感觸. 也沒有游宇明看得清楚. 但是在朋友上我時常感到遺憾. 經歷了幾次分別, 就像小學畢業, 中學畢業. 開始體會到什麼是一程的朋友. 因為環境轉變, 有些朋友已經只是在聚會上見面. 從前交心的朋友變成了聚會的朋友. 是遺憾.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如此. 不能強求的地方太多. 那是事實. 能夠一起走很長的路既然是好, 亦應該加倍的珍惜; 可是到了要放手時該放手. 剩下多少就有多少, 或是甜蜜片段, 或是同聲同氣, 又或是溫清時刻. 毫無疑問的從前.

我們攤開手以後, 雖然抓不緊將來, 但我們的手心不是什麼也沒有.

11 July 2008

打書釘小記

今日無聊, 免得對著沉迷中的電腦遊戲. 決定出門一趟. 一個人也就沒有什麼選擇, 辦了點事就到了三聯打書釘.

其實不太愛站著看書, 通常只會看看封面, 亂翻一下. 今天例外.

知道陳冠中有新書. 跟先前的<事後>跟<我這一代香港人>一樣, 是硬皮版, 多了一點典雅的感覺. 讀了十頁左右, 是勾勒文化史. 在這裡想同G同學說, 可能你對這本書會感興趣.

二是龍應台的新書<目送>. K 老師有提起她, 可惜當年無心讀. 他推薦的<野火集>要到了大學才認真的讀過. 除了<野火集>, 老師說就沒有非看不可的了. 可是, 近年龍應台一直出新書, 每逢見到也會好奇的揭一下. 今次碰巧翻到一篇有趣的. 說是龍應台因讀陸游憶起她跟同學在一個詞語上的回憶. 她給他寫的書信上有蔚藍一詞. 他就問她此詞可解. 原來他說蔚藍是名詞, 那時的她當然是動詞. 讀到這裡好有啟發, 就像回到從前K 老師會因為一個字而寫出一首詩. 本想跟人分享, 可惜沒有聽眾, 就寫在這裡. 留個筆記.

三是是日最得我心的書-方文山的<中國風>. 書中是介紹方文山的歌詞中有些中國風的字詞典故. (見此) 一直覺得這些中國風的歌詞很美. 當然不是忽略其他的. 內容上是多麼的正經, 我卻聯想到另一樣相近的創作- <香港潮語學習字卡 >













所以初看會心微笑了. <中>一書當然是正經的, 還有講解寫作手法. 雖然這好像顯示讀者群水平下降. 但還是本不錯的書. 因為我相信自己還沒有懂得全部.

題外話: 跟A同學爭拗過<菊花臺>中一句是「獨留我孤單在湖面神傷」還是「獨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今天總算得到答案. 當日曾有李白來力證後者之高明. 容我穿鑿附會「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湖面成雙的兄弟.

圖片出處:
http://inatrance.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11483
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14805&sid=0000014805&page=1

05 July 2008

意像

近來減產, 在這裡很少寫. 一來是這裡無個人每天紀實. 二來是這裡沒有太大需求.
不知道是否因為麻煩, 還是因為內容問題, 讀此處的人不多. 不過我還沒有到意興闌珊的地步, 所以今日一小寫.

先一陣子迷上武滿徹的音樂. 總他的音樂題目很詩意. Toward the Sea, Rain Tree, Asterism, November Steps 等等. 離懂得欣賞估中美感還遠, 不過多聽幾次也發現其好聽之處. 一直相信欣賞音樂是側重感覺多於理性理解. 對於modern music 也是這態度. 不過, 我也看看分析來幫補下.

在有詩意的題目下, 武滿徹的靈感來源當然也是很詩意的. 以下是一段關於Rain Tree的介紹. 摘至Toru Takemitsu Chamber Music (Naxos) "The title was suggested by a passage from the novel Atama no ii, Ame no Ki by Kenzaburo Oe: "It was named the 'rain tree'. for its abundant foliage continued to let fall rain drops from the previous night's shower until the following midday. Its hundres of thousands of tiny, finger like leaves store up moisture, whereas other grees dry out at once."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作品. 第一次讀到這裡, 簡直是有種震撼. 雨樹, 姑且先這樣譯, 原來是因為下雨的緣故, 再繼續下雨. 此震撼在我腦海留下一個清楚的影像. 而且這畫面總是伴以驚奇的感覺. 我惟有稱之為「意像」.

如此奇特的意像. 難怪會引發起一首作品. 有時候會遇到這些意像. 直接的可能是一幅畫. 可能是像Dali的. 又或是白先勇的<青春>. 那被重擊的感覺久久不散去.

其實說這麼多. 還是想帶個畫面, 又或是意像給你. 不求什麼, 好玩唄.

後記: 在查有關大江健三郎的資料, 才發現有本書是他跟小澤征二的對談<地圖日記>. 不禁聯想起Edward Said 薩伊跟巴倫邦的對談集. 前者沒看過, 甚有興趣. 後者曾讀過, 不過要寫來又是另一個故事, 另一個blog了.

28 June 2008

幾件事

K老師. 妙語連珠. 課堂上除了我們的笑聲, 其實當中還有大量人,事, 見解. 後來跟同學們相見, 也會無意引用老師的話. 有一次他跟我們說了有關錢鍾書的一件事.

某日, 某人問錢鍾書關於鳳凰涅盤的出處. 錢跟他說在大英百科全書的第三冊能夠尋得有關資料. 這是我記憶所及, 當天老師說的故事. 我們無一不驚嘆錢鍾書的記憶力. 那天的課堂也就跟平常一樣, 很愉快的就過了.

---

這一切也就是蔥惹的禍. 我該為YSL的<幾個關於蔥的故事>寫<肆>那部份. 在<蔥>一文, 有一段引用一位大師的短篇故事. 我一讀覺得眼熟, 知道是讀過的書. 一見「田中」這名字, 立時和村上春樹連起來. 讀過<海邊的卡夫卡>的關係吧. 衝衝打下是村上的留言.

先前跟YSL 說起這事, 原來我錯了. 是芥川龍之介, 我亦曾讀過. 不過記憶力差就是了. 當時我匆匆提<竹林中>跟電影羅生門轉移話題, 有如鴕鳥掘地一樣.

---

芥川龍之介, 是我跟YSL 說起的第二個日本作家. 無疑村上春樹是第一個. 中六我倆是鄰座, 上課無聊就說東說西. 就在那時候我嘗試了村上.

人啊, 說著就容易迷失, 剛剛還想說芥川龍之介. 一下就村上起來. 該回正題.

芥川龍之介跟他的羅生門是十分出名, 出名到一個地步: 以上描述他的成名是多餘的. 但我第一次聽到這大名是在 K 老師的課堂. 詳細的我也記不起了, 只記得羅生門出現過一次. 事隔幾年, 一日心血來潮, 想知道羅生門真正意義, 就借了一本芥川龍之介的短篇集回去讀讀. 誰知道返來覆去讀羅生門也不得其真意.

再往後數兩三年, 我才知道一般形容羅生門事件的原因. 那是看了電影羅生門後得到的鑰匙. 所有的謎題也就解開了. 是黑澤明將<竹林內>變成了一個在羅生門下訴說的故事.

這一步步的也是K老師的引領. 是他經常提起黑澤明的緣故我才在HMV動了想買的念頭. 也不能抹殺減價在此解謎的貢獻. 上他的課很是快樂, 但我一直覺得他帶給我的不只是那時候的快樂, 現在也像在聽他的一課, 一樣的快樂, 一樣的受用. 能上他的課, 是我的運氣.

---

到現在, 我還不知道是如何查到錢鍾書那一件事是出自黃永玉的<北向之痛>. 奈何自己無大師的記憶力. 不過找出<北>一文, 已重踏老師的足跡.

此文有甚多回憶註腳處, 驚覺自己忘了許多細節. 留下的只有依稀當年事.

24 June 2008

無髮泥止汗劑的日子

髮泥, 止汗劑, 普通日常用品. 雖然不至牙膏牙刷的必需, 但也不是什麼新奇事物.

<無髮泥但有止汗劑>
還記得中學時候, 一段有關止汗劑的記憶.
總有些男同學喜歡在炎炎夏日製造濃郁的夏日氣息. 在球場上打個痛快, 代價是濕透的襯衫. 當然班上還有女同學, 跟無濕的男同學. 不要忘記還有老師. 所以這班人就要想個對策, 免得尷尬, 被白眼, 被隔離, 被鬧.

某日, 不知誰人在抽屜裡頭抽出一支止汗劑. 兩三個男生於上課鈴聲響之前匆忙往廁所整理襯衫, 然後就大力一按劑頂, 向身上猛噴去. 這一刻, 男廁裡多了一陣香氣, 而止汗劑也就有了第二個市場.

上課鐘一敲, 老師一進來. 聞到異味. 有人就看玩笑說" deodorant". 還是這名字貼切. 顧及到那個新興的蚊型市場. 想來是一則笑話, 止汗劑成了廉價香水, 再從香水變瞬間止臭劑.

那已是從前要穿校服但敢在球場上浪蕩的日子.

<無髮泥止汗劑>
夏天出門習慣用點止汗劑. 最近還使用上髮泥, 扮型也. 說來真是矯情.
最近有份替工是在從前我的讀小學做個導師, 做升中的銜接. 那班小學生見到我, 就會說我的頭髮, 繼而說我有塗香水的習慣. 香水是門高深的學問, 自認毫無認識. 只是止汗劑而已.

見到他們問問題的樣子, 我就想起我從前無髮泥止汗劑的日子. 那段日子不懂得為那兩件事而尷尬. 接著寫下去就是大眾化的潛台詞: 童真多好, 從前無憂無慮的日子多好.

那段日子的快樂多少也在於今天的感覺. 奇怪吧. 所以也就別說那老掉牙的偉論. 但是一寫這<無髮泥但有止汗劑>跟<無髮泥止汗劑>, 我已經過了兩段時間, 粗略的分野, 但也算是回首. 每每翻過去的書頁, 看到留下的痕跡. 還是能夠學到點什麼. 更多的是笑料, 可是, 現在我覺得可笑是現在的自己.

21 June 2008

待名

<一>
首次在這裡寫部落. 申請blogger 時興沖沖, 但面對改名之時, 卻立時猶豫起來. 要改一個名字, 而且是以後會長用, 不能回頭, 是一件於我有負擔的事. 一陣子後決定取名<待名>. 古時的文人騷客總給居所, 地方, 甚至湖景山色取個雅名. 天一閣, 閱微草堂, 四知堂等等. 自知肚裡沒有半點墨水, 但還是想偷這一點雅意, 順手也點出命名這問題: 待名吧.

<二>
一直說要在blogger 寫blog. 結果說了一個月, 還沒有寫opus one. 是雷聲大雨點小.

一路以來只想把這裡做得比xanga 那裡好. 想變得少私人瑣事, 尤其是自己中心的囈語. 所以心想要寫出magnum opus 來. 可惜力有不遞, 最後只有這片地沙石的園子. 昨夜一念, 意識到是自己作的結. 越是要magnum opus, 越沒有opus one. 畢竟再努力還是有個人極限, 到不了「好東西」的地步. 倒不如接受了自己所寫, 從前寫blog 也就是隨心.

正如取<待名>一樣, 明知自己無墨水, 還是想偷點雅意. 當初為的是一種要求, 亦都是一份固執. 從無到想握實在手心裡, 在明白到未能握實, 倒不如隨心點.

因此, 我就寫了這一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