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October 2009

Essay.

交功課的文章。每一次要做的時候總是躁動,很煩的感覺。雖然看了不少書,但總是在書堆迷失,不知道什麼有用什麼沒有用。在看有關Baudrillard 的書,這個很無奈的行為-就像我說過我了解Baudrillard是從解讀而不是閱讀Baudrillard 本身。這點我又扭曲為對原物的侵害,對主體的威脅,不,是消滅。

這又想到讀法律。讀法律離不開教科書甚至學術的書。最有趣的是我們明白法律不只是從法律本身出發,而是從一本帶有對法律描述的書開始。

打了岔。還是說回做文章的躁動。若干時間後看回這篇,不知是何感覺?我又為何寫這篇?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感覺的紀錄,尋找功課的答案/對問題的看法的紀錄。

文章題目為從某幾個有關postmodernism 的作家(其他人認為佢地係, 或者自己認為自己係) 看香港究竟是 postmodern 還是 modern 還是混合體。

可以從定義入手。但我又不覺得香港的建築很postmodern. modern 的代表又不覺得。明顯對於這些概念我還是有點不確定。

從Baudrillard 入手又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如何解釋hyperreality? 究竟是要從Baudrillard 的hyperreality 入手,還是從教授解讀的Baudrillard的hyperreality 入手,還是我自己的。

(這裡又有另一個問題,為何有些理論家作家總是寫得這麼不確定,難道他們沒有想過傳播這問題?如果是文學,倒是能理解的。但當傳播信息是寫作的第一個目的,為何就不能寫好一點?在閱讀其他解讀時,我經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接觸到原著。)

還是踏實一點,再一次讀要求讀的文章,抽取一些概念或定義。然後再找香港能見的例子。但我又覺得有時候是巧合。因為postmodernism 如果只淪落為一些現象一堆形容詞,而背後又沒有一個原因的話,一些fit in 這些現象就叫postmodernism, 這又好像不對勁。

所以歸納如下:
1. 找出對postmodernism/modernism 的描述和例子。不同角度就大致上有了,但從這些描述又會見到新的角度?就說postmodernism 在不同的範疇是否有一個共同點

2. 找出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的成因。這個很重要,也就是說postmodern conditions。能夠找出巧合,零星例子,對比真正有postmodern conditions 引起的現象,這會是不錯的路。

3. 定義出香港的postmodernism。 這個W 同學有一個懷疑。我也開始懷疑。也就是說postmodernism 會隨地方有不同的定義。這一句有極大的問題,因為如果這樣,postmodernism 還是否有定義。一個現象不同的定義,而且可能相差很遠,又如何能夠理解這個字。(想起一個人:梁文道-大埔傅柯。大概想表達的是一個屬性,而不是定義。)

若然想一至三寫進文章,這樣顛覆個題目,又是否能夠得到高grade? 如果是,那麼躁動會被解決。

於我來說,總覺得寫作是個人的事。個人的「治療」-減少躁動,靜下來,減少哀傷。因為當情感變成文字,情感真的成為文字,人就不需要承擔這些情感了。但快樂也應該寫下來,因為重讀時可以重復吧

我好點了。不用再不停等facebook 上的update, msn message. 不用再不停youtube. 好點了

26 October 2009

夜深了。

有點涼,也有點風。窗外的一排樓都沒好氣的睡了,只有幾戶在鬥氣,還點著燈。

耳邊響著方大同的moon river, 我覺得世界好平靜。這一刻我覺得世界美好。

在發光的屏幕上讀有關Baudrillard 的解讀,想著這舉動又是一種主題被侵害,然後消失的例子。都沒關係吧。

雖然生活中忽然變得有點不同,但夜深的時候沒有人會再理會。黑夜裡頭的可能性應該隨著天氣涼了而消失。這涼適是應該很簡單,什麼事情都可以這樣,生活也是這樣-

一刻的美好。

23 October 2009

無稽之談 - 一點關於環保的想法

近期的文章風格都是十分硬的。總是不滿一些現狀,或者都是一些分析,嘗試了解這個社會或世界的一些想法。今次又些少改變(不知是好還是壞)-提出一些方法去解決問題。

在後工業年代(我避免說後現在,這複雜的概念),在發達國家裡頭的中產階級是一群很有力量的人。他們會消費,同時他們的消費總是一些浪費或者不環保。如何改變這個現象呢?一是所有生產者都幹不違背良心的事,用上乾淨的原料,製作耐用的東西。二是透過教育,揭示過多生產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浪費。但我覺得以上並非十分有效,所以想是否有多一條(或者是幾條)的新道路呢?

把環保打做成一種消費符號可能是個答案。其實在後工業社會,消費已經不再關於產品的功能,我們更關心買了回來的產品對我自己身分的影響。我們用消費來定義及塑造自我。坐在starbucks 裡關心的不是咖啡的質素,而是coffee shop 本身所象徵的,例如中產,有品味,有閒情,如果再配以一本英文小說,mind you,不是沙特的,而是Jodi Picoult的,那樣就是很有style 的一回事。

同樣不同的中產,有不同的取向,雖然還有必備的中產物品,例如車,但是於現世的發達國家,興趣已經五花八門,但每一樣背後都是一種象徵,因為都是錢。例如不太董音樂但會玩hi-fi,上不同的興趣班,夾band,還有到不同的地方旅遊。這種由自己定義的人生要多得科技進步,財富累積,還有生產模式的改變(由mass production 趨向tailor-made product)。但要緊的是我們很多人已經被這種生活模式定型,我們的消費模式尤其如此。

既然任何消費都是買產品背後的象徵,而我們又用產品來定義自己的身分。為何我們不把環保全面打造成一種品味(taste),一種風格(style)?假如環保這概念是可以消費的,而環保又是一種大家喜歡的符號,這樣不就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

不需要一定把環保變成教育議題。因為教育的只可以小朋友,大人是比較難改變的。所以一群消費環保這概念會比較可行。也不需要透過目的論(為了下一代),因為消費根本不是功用論的支持者。如果我們社會上的潮流發動者推行環保,或許整件事會容易一點。

但是,究竟這種消費模式是否與環保存在不相容是一個致命問題。是否在不斷消費的同時,就一定要製造廢物。我比較樂觀,或許我們真的能夠從消費改變我們的習慣。最重要是一種意識型態的形成,而這種意識型態無需直接用環保命名,只需要幫助到環境保護便可。例如有機菜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不過太過中產(這裡指貴)而已。

以上只是一個嘗試。一個新的角度。都只是一程十多分鐘的小巴路程裡產生的。我絕對明白這是無稽之談。不過覺得以其人之道還以其人之身是很有趣的。如果大家都明白環保的好處,又認為是大過唔環保的costs,就不用這樣無稽了。

22 October 2009

一個真的reading week

星期四到星期一放假. 真的reading week.

所有presentation 都完了. essay 將要來臨. 要用這一個少了頭跟尾巴的reading week 搞一下我的law courses 跟其他readings.

(雖然上次都以為自己會做到上次為reading week 定下來的目標)

列舉一下:
1. 早訓
2. complit essay
3. law and film film view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final essay
4. soci essay
5. RFM readings
6. PRC comm civil notes.

難啊!
---
還有今日, i mean 昨日, CG同學同我講野! 其實快樂都可以很簡單的.

---
已經1:47, 第一項已經不能實現.

21 October 2009

隨筆


今天大約十個可以blog 的題目/事情於我腦海裡出現, 都是在搭車回港大時想到的, 然後逐個消失. 

想慢慢尋回然後寫, 又想讀一點書才開始寫. 

開始讀葉輝的<親密閃光>, 總算一個開始. 雖然講詩的部份我總是不耐煩. 但還是很喜歡讀葉輝, 或許就是他用的比喻借代意像等, 刺激了我思考, 這種抽象的思考. 又或許是他很個人的文字令我想起從前審視自己的時間. 

又在<親密閃光>讀到寫羅志華那文章.(上一次是在<書到用時>) 甚有共鳴的<一人戰爭>. 或許這個<一人戰爭>就是遺失了的一個blog topic. 

忽然覺得能夠寫這麼多, 或許跟近來的課有關. 完全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法律系學生. 今個sem 只有兩個law electives, 沒有讀過一個common law jurisdiction 的case. 但我不斷的寫notes. 不斷用一堆adjectives 去形容postmodernism. 某日有個朋友說我寫的東西很sociological. 又說起law 是否歸納為social science. 然後今日另一位朋友說做律師很有意義. 我是這樣想的: 我反叛. 我可以說整個法律教育制度是近乎無意義的(至少於我來說), 做律師是否有意義, 又看是哪種律師, 但我對法律程序有點保留. 至少對現行的法律程序有保留. (這個會是一個好的blog topic, 也是一個遺失了的吧?)

手頭上有一篇關於愛情的文章. 幾近爛尾. 不知道何時才會寫完. 順帶問; 不知道有沒有人追開我早幾個星期的林奕華的雜想系列. 今日不知何故沒有上, 所以下星期才會繼續那個半生不死的系列. 

孤獨. 整理自己 (我經常講, 所以下次可以問下我如何梳理自己) 這些好像是為了自己而寫. 又有點是attention-seeking. 近來有點亂. 

呀, 還有想到了一個頗令自己振奮的論述, or narrative 是關於香港人的. 昨晚臨睡想到, 幸好今天它還存在.

想寫歐遊/ 以及消費. 不過今日跟朋友已經發表了我對歐遊的看法. 信息已經傳達. 這個已經尋回的blog topic 究竟應該不應該寫呢? 不知道.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終於都看了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兩生花>。是我看過第三部奇斯洛夫斯基的電影。

想了一陣子,究竟該怎樣寫。從前會留個紀錄,然後說不出究竟這部戲是想說什麼。但發覺這沒有意思,這等於沒有看過那電影一樣。所以我就開始想究竟這電影說了什麼。

當然在回答之前,要先問究竟拍電影,看電影,詮釋電影是什麼的一回事。總是帶著一個假設去看電影,電影總是有目的地告訴觀眾一些東西。單是這個假設已經足以討論很久。是導演想,還是編劇想,誰人想?或許這問題也不重要,要緊的是是否有信息?這信息如何傳遞?

再問下去就是詮釋的工具。要得出一個正確答案-即導演,或當初電影創作者所透露的意思?還是不需要受限制,由觀眾,每一個觀者自己寫出答案。

這些問題總沒有一些確實答案。(一寫到這裡,就有點虛)但不等於不可追求。也不是想說先解答了才可以看電影。不過如何欣賞一套電影,於我來說總是一件很高深的事情。需要知道的很多,知識上的,理論上的,拍攝技巧上,甚至經驗感情上。不過,我又總是有動力去嘗試理解,嘗試接觸。究竟為何電影為之藝術,為何這麼「高」。

有時侯會覺得一套電影的偉大可以依靠詮釋者的精采詮釋。但我又相信好的藝術總是「近人」雖不是全部平易。

寫了這麼多都是因為我想不出「世界上平行出現的兩個我」代表了什麼。一個人的失敗/死亡無形間幫助了另一個自己。究竟這兩個平行出現的我象徵了什麼?根據wiki 上的一個說法是一個波蘭一個法國,這個我覺得有說服力。

我也有想過其實是「自我」的概念。兩個平行的自己只是我的化身。不過這需要更多的解釋。

當然世上另一個我是一個哲學問題。究竟我是否獨一無異(unique)。然而我偏向想這戲是藉兩個平行的我去探討其他東西。又或許這是一種不可知論,就是有,也不需要原因。(有點後現代的感覺)

又有說當中的木偶是說 free-will. 宿命論,偶爾,被控制等等。

以上只是一些碎片,套用後現代的看法,不需要統一主題。但此戲異常美麗。一來是歐洲,(跟歐洲的形象)二來是女主角的面孔與身體。三是音樂。四是鏡頭等等。此戲又異常沉重,兩生中一個死亡,才能使另一個活下去,又使活下去的明白另一個平行自己曾經存在。

呀。我的law and film 一點頭緒也沒有,但我卻寫了這麼多關於電影和看了一套不相關的電影。

18 October 2009

一首待寫的詩.


今日只想做一個簡單的記事。

今日約了一個好重要的朋友-CL。
CL 跟我老朋友,不過還是要多謝他的幫忙,沒有他幫手借的書,之前的工作少了許多資料。

聽了他說了許多音樂的事,又說了一個通識課。佢對於音樂的熱誠同對音樂的見解總是令我有啟發。係好到肉的,係好中的。

分享不到今天所有對話,因為有好多不太能出街。不過CL的一個比喻對於讀音樂,或者係讀緊大學的人都有啟發。現轉述如下。

兩樣東西接觸,過後大家應該會發生一些變化。就像一些化學作用:切開的蘋果遇上空氣。人與人接觸以後就應有更多變化。可是有些人卻選擇做書架,書放上以後,有天拿走,不留痕。

---
回到家後跟YSL 講KJ。YSL 又跟我講KJ的一件小事。

跟YSL探討了一些寫作的事。倒是想說YSL的創意總是令我驚訝,不過他不寫了,可惜啊。我說要寫,不要像我「背棄」了小說。

我說我近來寫的都是硬橋硬馬的文章,想直接的影響別人;文學卻不同,它比較迂迴,但一樣影響人生。

16 October 2009

it is personal.

it is personal. 了解自己.

有時候明白世界的同時, 應該明白自己多一點. 我發現自己並不留意自己. 但這個問題不要多想, 因為太複雜了. 偶爾想想就好了.

lost. 我又迷失了.

15 October 2009

音樂人生

看完<音樂人生>, 謝幕還沒有放完我就離去了。因為這套電影給我太多的震撼。像是被打了一捶。心裡久久不能平復,整套電影並沒有舖排什麼,至少不是有高潮的戲。但我卻深深的感動了。

<音樂人生>其實是一套紀錄片,講述音樂天才黃家正的音樂路。說人生好像是好長的感覺。其實黃家正不過是18歲. (08年的時候黃家正是17歲)。由黃家正(KJ)十一歲遠赴歐洲錄音跟演出開場到最後他決定去外國深造音樂。當中講述了他跟老師羅乃新,哥哥妹妹,學校音樂部的同學的故事。當然更多的是從黃家正口中了解黃家正。

進場看是因為讀過一些報導,約莫知道這不是一般的天才故事,一般的天才故事只會告訴你一個人有天才,然後被發掘,如何努力成名。另一種變型是天才的難處,或者是與眾不同。但<音樂人生>訴說的是另一種故事。不是宣傳,而是很全面的記錄了一個天才如何尋覓他的人生。這已經超出了音樂天才成名的模式。另外,進場是一個很個人(personal)的原因,就是窺探天才。自己也曾經學習音樂,不過不是天才,總是想看一個天才來成全完全自己。

於影片中,清楚看到了KJ的過人之處,而且他的性格是很過癮的。是狂妄是很吋,但就是因為他本身的能力,他才能這樣做。他的性格上不合群正正反映他的天才。所以,觀眾看到這些狂言的時候總是大笑,他的「高度」令我們走進另一個世界。

由於主題甚多,感想也很多,只好分開逐個寫。

音樂
一說到黃家正的音樂觀,我有共鳴。
影片當然有說黃家正小時候在捷克錄音,跟羅乃新學琴,在港錄音的情況。但有共鳴的是他對待校際音樂節。他指揮,他玩Brahms Piano Quintet, 幫合唱團伴奏。在指揮時他其實想帶他的團員去another dimension. 他用譬喻,他很好的耳力,他也十分自信。他說自己是一個charming leader。無疑,他真的是。而被他鬧的同學都服他。畢竟他是來自另一個高度的。

他對於比賽的態度是唯一我跟他相似的地方。當所有人在喊「音樂皇國,捨我其誰,拔萃!拔萃!拔萃!拔萃!拔萃!」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同喊,只是在旁笑了笑,有點不屑的感覺。他說無錯他們(團員們)是團結的,但他們只是為比賽而團結,贏了的時候就真的感覺在一齊。但他追求的是為音樂而團結,這樣是一個更高的層次。因為為比賽才玩音樂,已經不是音樂了。

從我一進林護的時候,我對這個比賽的感覺相似。究竟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努力的練習就是為了獎項。其實就此事都跟人「筆戰」過。我想這好像學音樂只為了考級一樣。一年到頭只懂得三首歌。那為什麼還要玩音樂呢?

到黃家正參加chamber。 選的歌就是Brahms Piano Quintet 1st movement。 我想不熟識古典的人可能不太明白。但我聽到那piece的introduction就毛管動,然後暗咐一句:痴線. 這麼難的一首ensemble piece. 正如KJ說我黎educate 全香港string 界的kids. 雖然這歌超時,有可能被dq (取消資格),但黃家正蠻不在乎。因為佢玩Brahms 並不是因為要證明自己得,而是為了音樂本身,大家又可以學到野。完了演奏後,KJ非常興奮,說是人生最高興的一刻。我相信玩過一次成功的ensemble 都會明白這種高興。最後佢贏左,而個評判都話因超時都扣了分。

KJ就是這麼狂妄。但他明白自己的目標(至少關於音樂的)。所以他討厭為比賽而去玩音樂。這個我想在林護的同學應該多一點啟發吧。

A human being 
黃家正小時侯已經問為什麼人要生存。人為什麼要生存。這種洞識力已經超越了一個音樂天才的定義了。電影開頭黃家正已經說他想做一個human being. 當全世界平庸的人想怎樣的出色時,有一個人天才說想一個人。其實human being, 根據我的看法, 對KJ來說是相對於死物。即是人之所為人的特質才是最重要的。

音樂,人生,錢就是小時候KJ的對於人生的三分。好睿智的看法。我想許多人還沒有好好想過自己的人生。而黃家正就不斷在片中說要探求這人生意義。其實他有段時間迷失了,停下來找尋。部份也因為父母離異這事。

個人與大眾
也想寫一個超越這電影的事。黃家正出身中產家庭,父親是醫生,就讀男拔萃,成件事情好中產,或者是跟基層脫離。這個是我看這電影的一個不協調感。第一次看到男拔萃的音樂部是怎樣練習的。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精英。

不過,我還是喜歡<音樂人生>這電影。就是因為這個夠個人。而當中沒有說了多少他成功的故事。當然佢的成功跟錢有不可分的關係。不過,關於人生的探求,對於音樂的看法,這些都是跟錢少一些關係。我會定義這部片是一個個人的探求,然後觀眾睇,又是一種探求。整件事是關於個人,而非社會。

其他
其實我對這套片很多共鳴源自自己的經歷。當黃家正提到搞音樂可能會乞食。我後面有人笑,我頓感悲哀。他這個看法又有何可笑。我基本上覺得院裡的大部分觀眾不太明白KJ 那種深邃。我明白有很多笑位,我也笑了。不過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困惑,一種不知何去何從的人生,更多是感動,就好像最後幾個鏡頭裡有KJ 彈拉克馬尼諾夫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是一種毛管動的震撼。

我總覺得KJ 跟我們是有一點不同,他的天才不只是音樂上的,也是思想上的。或許像他說的音樂其實跟世上種種都有關聯。這部影片不是為了滿足了天才窺視欲,而是為了觀者的人生帶來一點啟發,把觀者透過一個天才的視線去洞識人生。

最後,電影一開始我就懷疑我見過黃家正本人。回家一看某一場concert programme。 果真如此。 那個應該是黃家正出國深造前的最後幾場演出。難忘他的姿勢,難忘他琴音裡的詩意。YSL 當時跟我說過這人。也覺得他很有型,很有風度。

在百老匯上的宣傳告白有許鞍華這樣說
「這是一齣精采的音樂傳記,就連不愛音樂的人也會喜歡!

希望大家能夠入場(這也是我寫這篇的緣故,當然我寫得不好,所以請入場!) 笑下之餘,請不要忘記看一下黃家正的人生觀,可能有一個反思自己的機會。當然留意黃家正的音樂。



----

13 October 2009

買了飛. 終於可以睇音樂人生.

---
還有一些事情要做的. 不知道是否應該這麼忙. 其實發現自己需要多一點行動自由.

---
還是不想讀readings. 但很想踩單車.

還是早點睡去吧.
---

一篇無points 無野想convey 的entry.

11 October 2009

渺小的我說偉大的諾貝爾獎

應朋友的邀請/要求,補回我如何看奧巴馬得諾貝爾和平獎。 我對諾貝爾和平獎沒有什麼研究,但有讀過<縱目傳聲 >鄭樹森自選集(天地)。當中有許多關於諾獎(文學)的文章。印象開始模糊,不過好記得鄭說諾獎是死吻(death kiss)許多作家拿了獎後都已經不能再有什麼突破。這跟得獎年齡大都有關係。 而高錕的得獎年齡跟他在60年代的論文相比是有點遠. 再看一個香港人熟識的經濟學家(或者是數學家) John Nash, 也就是隔了44年的時間. 或許這就是因為要時間來印證它們的偉大吧. 不過奧巴馬就一反常態. 其實也沒有什麼出奇的, 時間這回事可長可短. 以上特別挑選的例子是我對諾獎的一些看法. 我打出來很危險, 因為我從來沒有認真調查過每個獎的有待認可的時間, 不過都是感覺而已. 再說文學獎, 裡頭的語系問題都很值得研究. 為何亞洲語系的得獎特別少?(by the way, 村上還沒有拿到諾獎). 其實這又跟遴選委員會的取向, 他們懂得那種語言, 有沒有譯本有關. 所以我推斷奧巴馬得獎條件根本不只對世界貢獻一項有關. 試想只有五個人的委員會就決定了世界上一個認受性這麼大的獎. 其實這獎的認受性根本可看成一個權力的問題. 有認受性是來自我們這些無辜的人民. 我們很少, 甚至從不考證諾貝爾是一個什麼的獎. 我們只會在每年十月聽到報導說某某得獎了. 然後新聞就會重覆遴選委員會的原因, 我們幾乎全部接受. 因為我們無知. 當然這有部份是因為頒獎的往績, 但其實得獎與否有是否這麼大關係. 為了和平的人是否要得一個獎. 我看見許多人為胡佳抱不平, 我看這個出發點是好, 但我不同意. 因為這個獎代表得到的很少, 極端的說, 只是五個人的選擇, 每年只有一個. 況且和平獎是沒有關係的, 不被這個獎承認胡的工作, 也不等於他不值得我們尊重. 對於我來說, 許多維權律師, 許多為第三世界人民, 為氣候問題出力的人都值得我尊敬. 這個獎某程度上被神化, 又某程度上政治化. 我們期待中國人得獎, 我卻認為中國人為何執著幾乎是一種fetish. 為何我們那麼需要在國際上得到認同. 為何我們不去關心一下自己國家. 如果我們所有人民都過得很好, 得不到認同又如何? 諾獎的象徵意義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權力問題. 不得獎的人就不是重要? 例如巴金. 其實獎項許多時候都有同一個問題. 好像hitchcock(希治閣), 沒有拿過奧斯卡. 那他的電影已然經典. 我們盲從獎項, 是因為我們無知, 同時又甘心或者沒有意識中向權力低頭.

天涼了

天氣涼了。 夜深了。 一切都很安靜。


剛剛去跑步,一種不會跟我扯上關係的運用。最後還是開始了。一個人跑步,一個人騎單車。其實都不錯,想了解可以了解的人很多,但了解自己卻不是很容易。在一個人在重覆的運動中整理一下自己,這是我的習慣。


---
秋天的到來。雖然日頭還是會熱到流汗,但晚間卻涼了許多。連日落都早了,從前的記憶不其然浮現。竟是如此緬懷,想從頭再過一次中學。這麼的緬懷可能是因為面前的我沒有信心,背後的美好因此無限放大。


---
從回憶裡頭認識過去的自己。自己是一個課題,不可想得太深入,但有時候也不得不想。或許你不同意(當然我希望會同意),我始終認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夠幫助自己。


---
reading week 的到來是為了追回law courses。 當然又想睇多點書。整理下自己。不過都想同朋友吹下水,因為是last year 了.

08 October 2009

<愛情路上如何才不會變成港女與遇上港男> - 雜想(四)

今日林奕華好似講左好多野. 一開波講你有乜offer到你個情人. 我以為會講love languages. 其實唔係. 講講下都唔記得佢有沒有講offer d 乜. 我都聽到一舊舊. 所以都係打d 聯想. 1. 價值觀. 呢樣係一個核心. 重點唔係價值觀扮演咩野角色. 而是我好記得林的一句: 唔應該將品味中產化. 我又想起之前erica yuen 同大班講個男仔要識野. 呢個唔可能係話識foucault 的思想. 相反, erica的識野好可能就係享受生活, 紅酒, 錶, high fashion 等等. 我又想起一個我又愛又恨的人: Daisy Wong (王迪詩) 經常講taste, 是Bo-Bo 的那種taste, 好中產, 甚至上流貴族的taste. 2. 王菲的<我願意> 其實首歌係寫給基督教中的上帝. (參考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l/2009-08/20/content_8591495.htm)中學時候朱sir 也講過這個. 林奕華話這歌是愛的與被愛的都受落. 又說是上帝般的情人(因為乜都願意) 所以話作者一定要死, 我指在解讀的時候, 不是指作者的生命. 一部作品的偉大有時候也靠解讀者. 3. 喜歡英倫的女同學. 倒是第一次在現實中碰到這種人. 單是從佢講佢的音樂品味已經知道唔普通. 一個side thought 我們懂得多少種音樂種類的詞彙? 周氏饒舌? 4. 今日林奕華說的東西好似打左我一拳. 震左一震. 因為佢一個theme 同我之前遇到的問題(發那種問題, 不是麻煩那種問題)如出一轍. 5. 林奕華講you and me against the world 係理想的愛情. (i) 想起westlife (ii) 俾我發現左原來除了政治上需要敵人. 愛情都需要敵人. 我與他者的分界從來都存在, 連愛情這種兩個人的事都有. (這裡acknowledge 返葉輝, 我係睇左佢本書到用時才懂得「敵人」這概念) 這個系列無乜讀者(或者共鳴). 考慮提早從facebook 收山.

07 October 2009

沒有性愛的流行曲如何記

1.「沒有性愛的流行曲如何記」- <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會歌>

這一句是出自一隊已經解散了的indie band-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的<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會歌>. 放一萬個心, 今日我唔講塔可夫斯基.(有人話我太高深. 其實我呢d 偽文藝青年又點高深呢) 我今日講流行曲跟性愛. 希望大家喜歡. 還有如果你唔夠18 歲, 睇到呢度好自己停啦.

那麼大家記得的流行曲裡有提過性嗎?

2. <春光乍洩>聽過了吧. 不是王家衛的, 不是安東尼奧尼的, 是黃耀明的。

留意:有陳慧琳的演出
林夕的詞:

「意亂情迷極易流逝難耐這夜春光浪費
難道你可遮掩著身體(來)分享一切
愈是期待愈是美麗
來讓這夜(乍現)春光代替
難道要等青春全枯萎至得到一切」

3. 說開黃耀明,也當然要說一下<漩渦>
另一個偉文,黃偉文:

究竟這個是否提及性是open to interpretation 的. 不過放在這裡以供參考. 彭羚的聲音好好聽.

4. Eason 係 99大個唱中唱了春光乍洩. 帶點funky的編曲 (correct me if i am wrong). Moving on Stage 中就有低等動物: 

 (原版MV). 
也是黃偉文. 這首歌就很明顯的說性. 從男人的角度(鬚根)道出了愛情跟性的關係.

「讓美色給官感體諒過程其實極漂亮難道你在訓練我不需要情慾對象
熱吻間勾起的想像愛情其實是這樣留住你是要為身體著想」

5. 我想Eason 的<綿綿>其實跟性也有點關係.
「從來沒細心數清楚一個夏雨天
一次愉快的睡眠斷多少髮線」

睡眠當然不一定是性. 但我總覺得「愉快的」這個形容詞是有啟示性的. 當然也許是我今日要寫這課題, 自己又不是有很多個在手, 所以就over-interpretation.

6. <裙下之臣>這首其實很接近張國榮曲風的歌(對比大熱) 也有一句, 暗示.

7. 說起張國榮, 不得不提他後期的歌. 總是不明白, 也是給人很多想像. <左右手>其實完全可以讀成心愛的人走了後那種不知所措, 半生半死的感覺. 但左右的代表總是給人空間去解釋.

「從那天起我戀上我左手
從那天起我討厭我右手」

但其實最接近的解釋應該是
「從那天起我不辨別前後
從那天起我竟調亂左右」


很是喜歡<左右手>. 不論是在這個演唱會上的張國榮(將男女界線模糊, 雌雄同體, 對於傳統男女美的顛覆), 還是在頒獎台上的那些版本. 總是有不同的感覺. 或許怎樣解釋也不是太重要.

8. 我記得這些歌不是因為它們提及性. 我只是想說性在流行曲都存在而已, 沒有什麼偉論, 只是一個觀察 (observation 而已)




03 October 2009

不是忙就是閒。生活就是這樣比二分掉。一點曖昧都沒有。

不習慣忙,習慣在忙的時候逃避一下要忙的東西。忙的時候總會有更好的內省,就像在吸塵機隆隆作響的同時,讀書能夠專心一點。

不如說一下忙的程度吧。因為金錢而忙,還有因為興趣而忙。還有為了未來工作的「空閒」。金錢而忙就是這個社會的特徵。為什麼要工作,工作或許是權力最好的表現。它的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好的。好事就是工作快要完了,而快要的同時又擔心自己幹的太差。浪費了一個機會。

為興趣而忙。這也是一種痛苦。一個人埋頭讀Lacan. 真替要做關於Lacan 的presentation 的那位同學辛苦。不過都是自己沒有底子才出事。下個學期想轉去讀一個philo course 有關ethics. 反正都讀了三個音樂課。

為了未來工作的「空閒」。就指什麼有關找工作的都不想做。連CV 都不想update。不想考CRE。

---
待寫文章:  一篇有關有性愛的流行曲的文章

二: 理論。從科學,文學,到社會科學出發。

---
兩本講scientific method 的書過期了。
明天又開始補習。為什麼當我不記得大部分的東西時候我就得到最多的學生最高的人工。當我最能夠補習的時候,我想找學生也難。

說起補習,我想講我的課堂可真有自由度。我推薦學生睇芥川龍之介。教學生聽Eason, 睇Derren Brown. 由WWI講到貧富差距,跟手係佢屋企拿起龍應台的書作相關講解。其實我講咁多都係想justify 我的人工。

---
其實我有點混亂。因為。
Lacan 跟。

以上。

02 October 2009

昨夜天安門廣場

昨夜,
天安門廣場
張燈結綵 煙火璀璨

昨夜的 天安門廣場
燈火通明

又一昨夜,
天安門廣場
一群人留守 然後有人 摧殘
年輕的身體

這一夜的 天安門廣場
燈全滅了

這一夜不曾看見,因此
不曾發生,留下的
只有
幻想中的國際歌

 ---
寫於零九年十月二日。

<愛情路上如何才不會變成港女與遇上港男> - 雜想(三)

雖然每一堂都有transcript, 還是寫一下筆記,因為課堂裡的東西總覺得需要整理,自己也想留些感想. 所以還是林奕華的<愛情路上如何才不會變成港女與遇上港男>。

<一>
林奕華於第三課觸及一個破意想不到的課題。一開始就找了一個女同學來問什麼樣的男仔/人是性感的。我以為會是於身體有關。不過,結果是風度與內涵。還說十分滿分,港大男生的性感指數有七。(頓時覺得世界美好)

這個答案跟我的猜測是值得一寫。性感對我作為一個男生而言,那一定跟身體有關。(或者這是因為我錯誤理解性感。)而內涵如何連到性感,這就超越我的理解。風度還可以了解,(其實與其說了解,不如說聯想得到。)這種不了解或者是不能了解,可能就是男性角度下的盲點,也是說男人將女人物化。女人沒有權力顛覆由此變成習慣這種眼光(the male gaze)。女人如何看待性感這個問題倒是要留給女人做答。

說完了性感後。也就說了一個如何變得性感的問題-有自信

過後竟然放了The Sexy Ad Shows

內容是一連串有關性的廣告, 都是西方國家(南非除外)的。當中有隱喻的,相關,也有很裸露的,不單只是身體,甚至行為上,也有同性戀的。當然廣告本身並不是賣性,而是賣產品(很多種類,有關性的,無關性的) 林奕華說觀察到有同學很puzzled 點解要放呢類片。無疑我都覺得不舒服。但不是這些廣告令我不舒服,因為我一個人看的時候可以很開心。不過在一大群人中,也有在自己識的人中間,感覺是另一回事。

這正正就是林奕華想所的。性是戀愛中的不可或決的元素。性這裡指廣泛的,從接吻,拖手,到更親密的接觸。但往往由於拒絕成長,成人害保留了不應該有的純潔。不懂得面對性是一種焦慮。

而拍拖的對象應該是有uniqueness 這個條件(我的paraphrase) 有獨特才會選你。而對性的處理因為其在戀愛中的不可決少,也就成為表現/促成獨特性其中一環。

<二>
林有pick up 之前的語言主題。

放了<過埠新娘>同<神女有心>。說了隘交係拍拖中的重要性。所以是語言的問題。女性的語言能力較高,習慣用語言來表達情感(林的例子是寫信寫日記)而如果男方無力招架這種能力, 即以沉默,或者empty talk。這就埋下伏線。語言暴力跟實際暴力,而這兩的源頭(thanks to my fds' note) 就係不安全感這。


林奕華另一個特別hit到我的點(point): 其實你可以改變你的男/女朋友。我猜佢是以女朋友的處境出發,說女孩子能夠幫助男孩子找回失去或者是遺忘了的語言能力。拍拖並不是買一件貨,見貨係咁就係咁。也不是有張checklist, 有甲乙丙條件就會匹配相襯。其實是可以改變對方的(我想,至少有一部份吧)一個相近的聯想,是你的對象應該改變你,令你變得更好,或者是至少能夠彼此配合。

<三>

<一>跟<二>如何連起?就是<一>中的廣告從不在香港出現。這種性抑壓/廣泛的抑壓,令我們已經再沒有從前電視中的<神>跟<過>的這麼好隘交對白。我們再看不到,然後我們沒有了role model. 一個沈悶缺乏幽默感的社會。

最後也說到幽默的角色。這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以上,
就是一點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