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September 2009

it is personal.

之前說過想重拾從前的xanga.

我驚覺我在每一個地方留下的文字都有點分別. 一開始寫這裡是想撇掉比較個人的事情, 少強說愁. 也藉此想擴大一下讀者群. 後來, 慢慢用facebook notes, 發現那裡所吸引的人更多. facebook 這個平台上大家都係「熟人」, 又有like 功能. 感覺上這裡很淡.

xanga 是一個頗私人的地方. 許多時候可以寫一些很私秘的東西, 寫得模糊. 許多隱含意思. 同時候又可以發放出去, 半逼人讀. 好玩的地方在這裡: 既不能坦白, 也不能不寫.

blogger 是很正經的地方. 不過我高估自己的文章吸引力. 或許我還是離不開從前的讀者群. 一但離開了, 單憑文章的內容就很難吸引到其他讀者了.  誰都是作者的時代, 要成功倒真是有些難度.

facebook. 其實一直都想deactivate 然後delete 那個account. 很型. 不過偏偏就是朋友們的閱覽令我捨不得不在facebook 寫. 這個平台上有like 一項, 很簡單的就表示了一種支持. 相比CD-Rom, 這是令人鼓舞的. 因為容易, 也不太需要寫什麼comments.

待續.

08 September 2009

忽然之間想寫返xanga.

都是因為xanga 在我腦中的聯繫. 也是因為blogger這裡從來跟xanga 的內容從來都很不同. 在xanga 寫, 跟在blogger寫的就是不一樣.

我xanga裡獨有的行文.

---
今日放學搭小巴, 又想起堅道多彎一事, 其實般咸道堅道都多彎. 心情有點沉.

---
或許以上都只應出現在我的xanga 裡

06 September 2009

life is just a bit messy.

works. studies. and then preparation for job-seeking. i have no plans and i just live day by day. i guess i am now repaying the "debt" that i owed in the two previous summers.

anyway.

untitled

stolen hours and the stolen harbour.

with night breeze, the last days of summer fade away.

01 September 2009

教育跟機會

呂大樂今日說:「如果你讀完大學,你個社會地位仲低左,你仲會讀?」(中譯)又說:「當年我在Poly教書,有diploma,higher dip,後來又有professional diploma,當時你揸住professional dip已經好夠。但現在相信你們唔認為自己一生人得一個degree。」(中譯)

---
今日延續連日來的題目。我想寫的只是一個關於教育跟社會階級的一個系統,只是探討兩者的關係,當然我很明白這樣做絕不能反映現實,不過也甚有討論價值,所以一試。

首先要有個假設:社會是有階級的。(這個當然可以爭議)

而教育是晉升社會階級的方法。有知識技能後在勞工市場上你更有價值。受過高等教育後,幾乎能夠與中產劃上等號。從前的香港講近80年代之前,大學的砂紙很值錢,因為當真是罕有,現今大部份大學當時還未能頒發學位。所以大學畢業可謂是人中龍鳳。

現今的大學學位比當年多,而且一般人都從會考歷年試題知道上一兩代人與自己比,相去甚遠。現在就算你有一個學位,也不是容易找到份好工。從數量上來說,大學生太多不值錢。現在還有更多副學士。

所以當你父母叫你一定要入大學時,他不是叫你要出人頭地,而是叫你不要給人比下去。教育使人在社會階級(social ladder)晉升已經大不同了。我們學生需要的是更多的「行情」,要洞識時勢,留意社會上供求。懂得選擇名牌,你才能夠投資得當。有些學系已然能夠令人去到中產甚至更高,不過數量已經大不如前了。也就是說讀大學後你所得的升遷機會少了。

從前大學裡流行的四仔主義,在大學三年幾乎沒有聽過。在中學倒是聽過老師提起。時代變遷,我不是反對多了人讀大學,或者有些人好輕易就細細個出左國讀書,我只是想指出現在用教育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的方法已經不同了。呂大樂說:education is a positional goods. 你要比人多比人好。讀名校出國留學甚至早早到國外升學都已經更普遍了。從前的屋村仔女讀大學可能已經是good old days 了,現在是讀上了但也不代表什麼。

無了教育這種門路有什麼問題。想想從前九年免費教育的意義。用一個相對低的價錢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社會階級。靠努力就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年代。但現在呢?可能你需要更多的金錢去達到同一個目的。這樣不就是對較窮的人不公平嗎?教育近乎他們改變自己生活的方法。

當個個叫人讀大學時,請不要誤會。不要誤會讀大學會飛黃騰達。也請不要用從前的標準來衡量現時的大學生。他們可能沒有從前的人刻苦,但他們所面對的也不輕。

30 August 2009

一問

其實係唔係大學畢業後一定要找到工作? 如果沒有工作, 就是有間大學收你讀上去.

這個問題有很多思考的地方. 也某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的情況.

其實我有過一個問題: 「報章上時有報導某些大學生早於第二年中(三年的學位)已經獲聘。那是否代表那人不需要繼續讀大學?」如果那人的答案是大學始終要畢業,要拿到學位。我會很失望。

其實為什麼讀大學?其實我們的大學為何這樣分科?我們大學課程在讀什麼?

為什麼一畢業就要工作?為什麼停下來就被視為懶惰,有問題。為何大學生要屈就。

為什麼大學裡頭總是讓人「成熟」?有工作經驗(internship), 有出國經驗,要懂得職場技巧,要懂得喝紅酒,要懂得社交,要懂得跳舞。而不用懂得政治,不用關心社會,只是說立法會討論是很吵的一件事。

每一個讀大學的人都應該問自己為什麼讀大學,再問一下自己其實有什麼選擇。當然有時候也不論到你選擇。

26 August 2009

小記

前兩天一宵未睡好。巨大的情感壓下來,其實我不是放低,只是逃避。
---
終於病了。

小病,但藥很重。今日還沒有工作。
---
現在最煩的也不是找工作,或是手頭上要做的。最煩的是EAS Credits。
為何我這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