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即興跟D 食飯,然後還去附近酒吧喝酒。有一段時間沒見了,今次再次聊起工作及人生。當D 說到工作上的阻礙時,我很驚訝這些都很熟悉。起初我以為都是一些平常會見到的問題。但後來發現其實大家都落在差不多的位置上。同時間我發覺從來我沒有跟人說起過。D 跟我說不上是很好的朋友,但正如D 跟我都說,我們身邊的人不是沒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在工作上已經找到方向。
我們說到在工作那五天的狀態時,我有很大的共鳴。早幾次見D時也聊到工作,那礙於當時未到同一位置上,我都不太明白。今次一聊起,就有種「得救了」的感覺。僅此說出來,及有一個朋友分享些類似的經歷,我就有這種感覺。不需要假裝努力向上,不需要要以鼓勵來掩飾虛浮的感覺或反應,而只是「正面」面對問題--確實的描述了情況及感覺。
意識到生活中的欠缺部份,但同時明白不一定能改變。是的,工作上這些消磨熱情的東西「都唔死得人」,甚至是好小的事。但是,這不代表需要忍耐。
我們最後喝住生啤,放聲唱一些Mr./Eason/ Big Four/鄭伊健演唱會 中的歌。是的,這才是週末。然後明天又要面對新的一個循環。
27 May 2012
22 May 2012
《日落巴黎》
上星期在戲院重看了兩套已經看過的電影。菲林的細緻度不如想像的好,而當中的一套動畫是否用菲林更成疑。不過,重看有重看的好。
重看《日落巴黎》的感覺分別很大。第一次觀後感是很多對白,然後有點知識性的愛情,巴黎街頭很不錯。重看的時候卻對主角在《Before Sunrise》九年後那種變化有很大的認同。婚姻上的失敗及平淡甚至不堪的戀愛,然後是男主角看起來順暢的人生但可能只夠他於別人提起時笑一笑,這變成今次觀後比較深的印象。cliche 的說,經歷的事情多了點,共鳴的地方也有不同。跟《Before Sunrise》一同成長的觀眾應該有更大的共鳴。
另外留意到的就是那不停的交談對話。能夠不停的以對話來推進的愛情片應該不多,但也是有實感的地方。「和你也許不會再通宵坐到咖啡酸了 喝也喝不掉/從前為你捨得無聊 寧願休息不要/談論連場大雨你窗台漏水 不得了」雖然如同上次觀察到言語擔當的角色,但今次卻留意到對話中時而會扯到性上面,我估可能是一種暗示。
最大的教訓當然還是年輕的時候比較好,或者應該這樣說,年輕的時候有些「東西」是比較好的。Jesse 結婚多半是為了背負責任,想在他人眼中變得成熟;而他要準時趕到機場也算是一種責任。最後,結局和應《Before Sunrise》及戲中 Jesse 寫的書--沒有答案。我們不知有沒有留下來。當時年輕的是否有熱情卻見不著,最後在有責任守時會否重拾熱情?或者應該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如何選擇。
重看《日落巴黎》的感覺分別很大。第一次觀後感是很多對白,然後有點知識性的愛情,巴黎街頭很不錯。重看的時候卻對主角在《Before Sunrise》九年後那種變化有很大的認同。婚姻上的失敗及平淡甚至不堪的戀愛,然後是男主角看起來順暢的人生但可能只夠他於別人提起時笑一笑,這變成今次觀後比較深的印象。cliche 的說,經歷的事情多了點,共鳴的地方也有不同。跟《Before Sunrise》一同成長的觀眾應該有更大的共鳴。
另外留意到的就是那不停的交談對話。能夠不停的以對話來推進的愛情片應該不多,但也是有實感的地方。「和你也許不會再通宵坐到咖啡酸了 喝也喝不掉/從前為你捨得無聊 寧願休息不要/談論連場大雨你窗台漏水 不得了」雖然如同上次觀察到言語擔當的角色,但今次卻留意到對話中時而會扯到性上面,我估可能是一種暗示。
最大的教訓當然還是年輕的時候比較好,或者應該這樣說,年輕的時候有些「東西」是比較好的。Jesse 結婚多半是為了背負責任,想在他人眼中變得成熟;而他要準時趕到機場也算是一種責任。最後,結局和應《Before Sunrise》及戲中 Jesse 寫的書--沒有答案。我們不知有沒有留下來。當時年輕的是否有熱情卻見不著,最後在有責任守時會否重拾熱情?或者應該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如何選擇。
Labels:
電影
16 May 2012
報告。
最近晨早返工有放過Strauss 的 Ein Alpensinfonie,感覺有點神奇。在最慘的時候聽感覺偉大的音樂,有種隔層皮的舒服。先前聽CL 說其實Mahler 的音樂感情其實很 explicit。那麼Richard Strauss 的又是另一種明顯,「在頂峰」時那感覺極其貼切。
How Markets Work 已讀了一半,需時很長。不過總算讀完了關於商品市場、信貸市場、資產市場同勞工市場的章節。簡單而言,不同的市場有其特性,而一般提及的市場背後的假設未必適用於特定市場。當中有提及到一些常見的論點:資訊不對稱性及道德危機等。勞工市場一章中提出平衡點有二,從此解釋工資兩極化。
雖然讀了一半,但確定可以推薦想要入門書的朋友。「市場」一詞在政策討論經常出現,讀一點可旁身。我想有時間還真是要認真的書摘一下,看見T 兄這麼努力,覺得也應該積極一點,至少也扮一下。
How Markets Work 已讀了一半,需時很長。不過總算讀完了關於商品市場、信貸市場、資產市場同勞工市場的章節。簡單而言,不同的市場有其特性,而一般提及的市場背後的假設未必適用於特定市場。當中有提及到一些常見的論點:資訊不對稱性及道德危機等。勞工市場一章中提出平衡點有二,從此解釋工資兩極化。
雖然讀了一半,但確定可以推薦想要入門書的朋友。「市場」一詞在政策討論經常出現,讀一點可旁身。我想有時間還真是要認真的書摘一下,看見T 兄這麼努力,覺得也應該積極一點,至少也扮一下。
Labels:
書
13 May 2012
目前現實的當前性
近來不太好。許多曾經沉迷的娛樂也忽然變得無味。書沒有怎麼看,只讀了些少關於市場。沒有什麼有營養的對話,更加沒有可以 9 講老吹的時候。跟一些同學飲酒,最後不停講工作。情況很差。
朋友G 說什麼是工作。我才發現在我們的教育,甚少觸及工作於生命是什麼這議題。如果哲學的開端是一種「陌生感」,那麼思考「工作是什麼」可以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這句開始。工作是否自有永有?「發明」一詞意味著那樣東西是從人類歷史中某一點起才有的。 宏觀一點看,就是不同時期的工作是怎樣的一回事。包曼講的工作倫理之轉變可算其中。我在工作中的惶恐、挫敗感及無意義是否一直存在?還是我們這代人的特徵?
從前有段時間因思考人生的意義而接觸存在主義。在實實在在工作的時候,想到的卻是工作是什麼及工作的意義。
朋友G 說什麼是工作。我才發現在我們的教育,甚少觸及工作於生命是什麼這議題。如果哲學的開端是一種「陌生感」,那麼思考「工作是什麼」可以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這句開始。工作是否自有永有?「發明」一詞意味著那樣東西是從人類歷史中某一點起才有的。 宏觀一點看,就是不同時期的工作是怎樣的一回事。包曼講的工作倫理之轉變可算其中。我在工作中的惶恐、挫敗感及無意義是否一直存在?還是我們這代人的特徵?
從前有段時間因思考人生的意義而接觸存在主義。在實實在在工作的時候,想到的卻是工作是什麼及工作的意義。
Labels:
工作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