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February 2010

親愛的S

















大理五陽樓門前
老街新舖的旁邊
都是人 全都要喚醒古城的記憶
而我忙著送甜耳塊入口
你忽然回頭問 「可以幫我拍張照嗎?」

長髮末端是微曲吧
窄腳牛仔褲
臉上卻有一抹白
我說 好吧

喀嚓老土的響了
都是想像的
只是數碼相機的光閃了
你說 太白了

耳塊又少了一口
我說 那麼關掉閃光燈
我又把你放在城門上

你皺了皺眉 看著那發光的平面
不如再來一張
我把寂寞放在你臉上
然後把你放在城門上

十三億人中
千年古城裡
五分鐘相遇
「謝謝」「不客氣」完了
不記得你笑了沒有

我要告訴你,親愛的S,
你那沒有對焦的眼睛
在自動對焦的鏡頭裡
是很美的

還有原諒我稱呼你S,
因我不曾知道你的名字
就像你不知那三拍
是什麼一樣
---

沒法再見已忘記的臉
但請不要孤獨
不需要那自由
不要憂傷了
不需要那種美

11 February 2010

給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

早前聽到這首詩


當時立即想起某學者對香港的觀察。(該學者喜歡運用觀察這字)

後來出了歌版:


euyak 用了譚作人、韓寒的兩句話來對讀。我驚覺原來可以這樣看。這與我看藝術有一點相似。很多作品之所以偉大是他的解讀性,而在這個年代再沒有人會沉迷找出作者的想法,或者是唯一、對的想法,我們更多是找出不同的角度。

說回這兩首作品。在香港極有商業元素的地鐵站,說的一個平常故事。這是遠古的新抱邏輯「婆媳定律」-當年奶奶當工人咁洗我,但到我做了奶奶就繼續洗我個新抱。(我明白這裏政治不正確,跟社會脫節,不過這邏輯在電視劇不時出現。)當初後排的人明白不公義是因為自身的利益,少部分才是關於「公平」。所以身分逆轉時,「公平」可以放棄。「公平原自無私」無私好難做得到,所以我們才要粗暴的用制度去確保世界能夠比較公平。

07 February 2010

昨夜開始行雷閃電。

在那之前聽著Piazzolla 的探戈。他說探戈是原自義大利的,是憂鬱的。不像巴西的音樂原自非洲,有許多敲擊,比較熱鬧。阿根廷是內斂的,巴西是向外的。這樣Piazzolla 用言語為他的音樂再蓋上一層憂鬱。

今早起來就發覺下雨。一路下著。完了補習還在下,打斷了外出走走的計畫。百無聊賴的一個下午。睡覺。也就想起了一些過去的日子。發現了有些日子總是記得很清楚,但有些我從來就很怕觸及。現在想起幾多年前的今日。有些是美好的,有些卻已經忘記。但就算是記得的,都隔著一層迷惘。事情不太清楚了。

現在聽著的也是Piazzolla。
---

一日。從想屬於自己的一日到放棄。也就發現擁有的概念是不能太多的。你不能擁有情人,你也不擁有親人。你越想透過擁有來界定自己,組成自己,只會越多煩惱。不是嗎?

06 February 2010

Libel 架!

老人話齋「法律通識題材俯拾皆是」呢次去埋social science的範疇!



講起誹謗當然唔少得:


「你正話講乜野係度? libel ga!」
---
可討論的地方:

1. 乜係左乜係右? 經濟政策上? 政治理念上?
1.1 左右的起源?

2. 法律是否一種social science?
2.1 social science 點解用science 呢個字?
2.2 可參考馬克思關於歷史的看法

3. 什麼才算是誹謗? 保障什麼? 需要平衡的利益是什麼?
3.1 政客告誹謗的案例. 他們是否應該告政敵誹謗? 什麼情況可以告?
3.2 libel 同 slander 的分別

04 February 2010

電梯

落地大玻璃
部份反射著長電梯
部份透著外邊的天空

灰色的天空吞走了大部份餘溫
也吸走了大部份的舒爽
剩下無故的鬱悶

我想
這雙電梯就是你和我
一上一落

從前我拼命的上
你就一心的落
現在我拼命的落
你卻拼命的上

儘管如此
撇除了時空上的不協調
和表面與底下的不一致

其實我們總是一起的
我表面的上的跟你底下的向上
是一致的

03 February 2010

An Education

大概因為睇女主角的關係進場睇 An Education,二來是了解一下一種戀愛-成熟的男人跟女孩(容許我這樣說)。但看完了之後,我想寫的並不是以上兩項。我只想集中寫觀賞的角度,或許一點點歷史。

故事其實簡單不過,年少的Jenny 遇上成熟做生意的David。Jenny 本是高材生,父親亦極力栽培她成為牛津的學生,但是故事總要有轉變,遇上David 之後事情開始變得不一樣。最後Jenny 更為了要結婚而退學。但原來David 已是有家室的人,最後這段情就不了了之。Jenny 最後亦都改過,雖然不能再上學,但在文學老師協助下,還是考上牛津。

道德審判被懸置的疆域
單看這敘述,再加以An Education 這一片名,或者是中文片名-少女失樂(落)園,很容易將此片閱讀成道德片。這正正是與本片的意思相反。An Education 實指學校裡頭學不到的,而且是正面的教育。何出此言?從Jenny 跟老師與校長兩場如說教式的情景可見此片主旨。學校裡頭的不能滿足一個女孩了,而外面的也不只是花花世界,還有浪漫及自由。那麼初戀的痛呢?那麼痛改前非,然後進入牛津呢?是故事對行為的獎與罰嗎?

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中提及<巨人傳>中的巴奴日是個懦夫,無賴,是個撒謊的傢伙,但卻贏得了讀者的寵愛,說這正是小說,是道德審判被懸置的疆域。容許我借來用在電影。我們可以是說 David 是壞人,是騙子,因為他欺騙了Jenny。而 Jenny 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說她後來的成功是用來對比她之前的無知。我們無法喜歡David, 但也請不要就立即作道德審判。要知道人就是如此。人總是面對道德上的抉擇,而我們如果只看到某一行為而看不到整件事,這只是無意義的判斷。電影取材自真人真事,而拍這電影是很大程度是描述一段「教育」-一趟由封閉到大開眼界,到越過傳統,打破沉悶的旅程。有得也有失。但不是說得的同時就一定是代價。這想法太過籠統。若是要說代價,不如說負責任。你為你的行動負責任。

從 David 的消失我們知道這電影也是道德審判被懸置的疆域。他沒有要受罰。這也支持我的看法,這不是說教片。只是關於教育的本質。當然昆德拉說只是說小說家不是要作道德審判,讀者幾時都可以做。觀眾亦然。但撇除了道德上的審判,我們還有更多角度去看這戲。

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堂課
故事的歷史背景是有助了解為何Jenny 會如此選擇。1961的英國。我打從開始就聯想到Ian McEwan 的On Chesil Beach,那是1962的英國。當時還沒有到後期「解放」的年代,是保守的時間。所以Jenny 好幾次說英國全國都沉悶。相反法國就成為了另一個符號。Jenny 跟她的同學講述<異鄉人>一書,正正是法國思想家卡謬的作品; Jenny 能說法文,聽法文歌。是一個獨立於英國的世界向Jenny 呼喚著。加上中產保守的家庭背景,「逃離」是合情的。也就是說Jenny 這高材生,嚮往自由,更多美好的事物,嚮往藝術,嚮往浪漫愛情,是具說服力的。David 的出現因此是一課。


儘管如此
儘管套戲是有內容的,但未有任何深刻的感覺,說不上很喜愛。(可能是我沒有看出它的好)印象深的一幕出現於知道David 是有婦之夫後, Jenny 的爸爸隔著門對Jenny 的一番話。是唯一感動的地方。儘管此片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覺得都是陪跑為主。劇本的編排感覺一般,最醒神部分還是落在女主角Carey Mulligan。當然前後變化處理上可以做得無咁行。

儘管不是什麼年度之選,有時間也值得進場。

延伸:
家明雜感:是教育,不是少不更事的失落園
(其實讀完家明都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最後還是寫了)